第七百九十七章 朕的钱(第3/6页)

要组织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是需要一名能征善战的统帅,而目前我朝并无此人。另外,我们没有战马,想要进攻的话,风险极大,稍不留神,可能就要重蹈覆辙,我大宋已经经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虽然进攻不足,但如果加强士兵训练,整顿军纪,防守辽国南下,也是绰绰有余。故此,与辽国开战,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这又是何苦呢。”

文彦博道:“韩公可还记得,当年范公在对抗西夏时,曾提出一个战略,并且取得不俗的效果?”

韩琦稍一沉吟,“修建要塞,积极防御,以防御灭敌?”

文彦博点点头,“不错,如今辽国国内是动荡不安,而我国国力蒸蒸日上,吏治清明,如果是两败俱伤,但只要我们最后承受得住,而他们承受不住,那他们就会灭亡。”

韩琦道:“但范公此策,也只是削弱了西夏,而未使西夏灭亡。此外,在西北能够凭借地形,修筑防御工事,而在河北是一马平川,想要挡住辽军的骑兵入境,是不可能的,即便我们能够守住关键要塞,这也会对河北百姓造成很大的伤害。”

文彦博道:“未能灭亡西夏,也是因为范公的战略,执行的不彻底,至于河北百姓,如果不收复燕云十六州,河北百姓是永远不得安宁,而且,如今我们可以用全国的财力来支持河北。”

韩琦道:“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文彦博道:“但是我们得为此做好准备,辽国屡屡得寸进尺,增加岁币,蚕食我国领土,如此关系,我认为维持不了太久的,得另做打算。”

韩琦捋了捋胡须,“但这只是中策。”

文彦博道:“如果能够拖垮辽国,这就是上策。”

……

从韩府出来后,文彦博又去到政事堂,而下面的官员,将王韶上书递给文彦博。

文彦博看罢,思索半响,“你去把户部尚书和三司使请来。”

“是。”

……

最高皇庭。

“想不到这大庭长恁地轻松,这一日的工作,不到一个时辰就完成了。”

许芷倩放下笔来,伸了一个懒腰。

一旁磨墨的张大庭长,“轻松一点不好么?”

许芷倩道:“那还不如回家待着。”

“好啊!”

张斐放下手头上的工具,“下班,回家看儿子。”

许芷倩瞪他是一眼:“你这样如何能行?”

张斐笑道:“我再行,也就是一人之力,是掀不起半点水花的,国家要强盛,还得依靠制度,如今公检法已经是日趋完善,也是他们发挥的时候,而不能事事都依靠我一个人,我也没那个能力。”

许芷倩道:“我说不过你,你总能找出一些歪理来狡辩。”

正当这时,一个文吏站在门前通报,赵相公求见。

许芷倩倏然跳起,跑到一旁站着。

张斐呵呵一笑,又让文吏,将赵抃请来。

片刻,赵抃入得屋内,相互行得一礼,张斐又请赵抃坐下,问道:“不知赵相公造访,是有何事?”

赵抃道:“登州递上一道诉状,而他们依据的就是大庭长前不久对熙州商人的判决,老朽有心无力,还得大庭长做出判决。”

说罢,他递上一道诉状。

许芷倩立刻上前,将诉状递给张斐。

张斐拆开一看,原来是关于一桩关于武器案例的。

登州大宋安全司最近查获一桩强弩交易,而购买的一方是海商,他们聘请的珥笔,就以大庭长的对熙州商人保护的判决为例,认为海运风险极高,配有强弩乃是为求自保。

张斐道:“如果我没有记错,对武器的管制,我朝是比较松的。”

许芷倩悄悄一翻白眼,真是丢人啊!

赵抃道:“以前是比较松,棍棒刀弓短矛都是可以进行交易,不过京都士庶之家,都不得私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