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这才是第三把火(第3/5页)

富弼、吕公著他们也都纷纷点头。

这其实是他们最为担忧的事情,目前国内欣欣向荣,谁想在这时候打仗。

张斐反问道:“如果西夏要求我朝每年给四百万贯岁币,如果不给他就开战,司马学士认为应该答应吗?”

司马光道:“这当然不应答应。”

“这就是了。”

张斐道:“防止战争的手段,不应是惧怕战争。此事错不在我们,而是在西夏,是他们先挑起事端的,他们毫无理由的单方面禁止与我朝贸易,这对熙州造成重大的损失,而我们已经是非常克制,到底官府并未介入,这是熙州商人自己的选择。

如果他们因此就对我朝开战,那我们就是打个喷嚏,他们都有可能会对我们开战,这不是止战的办法。

我们皇庭是必须要维护国家和百姓的权益,熙州百姓有求生的权力,我反对任何一切,宁可困死自己百姓,也要向对方妥协的政策。”

司马光皱眉道:“谁说要困死自己的百姓,我的意思是要以大局着想,如今可不是对西夏作战的好时机。”

张斐道:“首先,我并没有说要与西夏开战,司马学士方才也是说西夏可能发动战争。其次,不知司马学士有何应对之策,既能维护熙州的利益,同时又能够确保不与西夏冲突。”

司马光问道:“难道不与西夏贸易,熙州就会困死不成。”

张斐道:“不与西夏贸易,是会伤害熙州许多商人的利益,此外,司马学士能够确保,如果我们做出妥协,唃厮啰那些吐蕃部族,就不会效仿吗?

如这种关乎生存利益,我们是不能有丝毫让步,一旦退让,对方一定会得寸进尺,相反如果我们有所坚守,他们反而会忌惮的。”

司马光紧锁眉头,思索不语。

文彦博突然道:“但这可是军国大事,大庭长还是应该以政事堂和枢密院的意见为主。”

张斐立刻道:“我现在就只是确保熙州百姓最基本的求生权力,如果我是宰相的话,那我会建议出兵帮助他们获取生计。”

大家吓得一惊,这么猛吗?

以前咋没有看出,你小子原来这么强势?

文彦博道:“那如果政事堂下令,禁止与西夏贸易呢?”

其实这事,他并不是那么在意,他更多是在了解,政事堂和皇庭之间的权力架构。

张斐道:“一开始我就说了,我这么判,是因为政事堂没有下令禁止,如果政事堂下令禁止了,那我肯定就不会这么判了。”

说罢,他话锋一转,“但如果熙州百姓对此进行上诉,政事堂最好能够拿出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这个禁令是它的必要性,也符合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文彦博皱眉道:“也就是说,政事堂无论做什么决策,还是得征求大庭长的同意。”

“当然不是。”

张斐道:“我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政事堂下达禁令,我们皇庭也会遵守的,绝不二话,毕竟公检法就是要遵守法律和制度的。

但如果有很多百姓要对此进行控诉,并且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个政策是存在问题的,那我们皇庭当然也不能不闻不问,这也是我们公检法的职责。

唯有这么做,才能够阻止像李林甫那样的奸臣当道,为了一己私欲,掠夺百姓财富,不顾百姓死活,这也是祖宗之法所追求的。”

赵抃听得稍稍点了下头。

觉得张斐说得更有道理,他当下这么判,是因为政事堂没有下达禁令,如果政事堂下达禁令,他也会遵守的。

只是说若有百姓上诉,他也会进行审理的。

如果不能审理,那不是政事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公检法的意义何在?

二者之间,本就具有制衡的关系。

文彦博暗自点点头,同时心里也早盘算,他自己都觉得如果打官司,那政事堂极有可能会输,因为熙州百姓是肯定能够证明,这一道禁令给他们造成重大损失,但政事堂证明不了,要不这么做,西夏就一定会发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