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把火都不能少(第3/6页)

而如今又是因为熙州,西夏太后将这边仅存一些榷场给关了,这更是激起他们心中的怒火,如今咱们也放开了,他们就寻思着要大搞一笔。

如果他们再与我们的人合在一起,这势力也不可小觑。至于这利润么,他们可以负担咱们派入西夏士兵的军费。”

种谔哼道:“他们这些奸商还真是会算账,如今这情况,他们走私风险更大,本就需要人保护。”

折继世道:“咱们也算过账,如果这人和武器的费用,都是由他们来承担,那咱们所得也不少。”

这军费到底是要拨给他们的,但实际支出,是走私商在承担,等于这钱都给了他们吗。

他们这些西军将军,其实都在做走私买卖,因为他们也需要钱养兵,朝廷的军饷,发到他们手里,是肯定不足得,发不足军饷,士兵就是没有战斗力。

也就是为什么,打归打,但他们跟西夏的一些贵族,关系都是非常不错。

……

登州。

邸报院。

“陈守成见过晏院长。”

“少郎免礼。”

晏几道又问道:“不知少郎有何事?”

陈守成道:“回晏院长的话,是这样的,贵院的故事刊,如今是深得海商们的喜爱,船上多无聊,要是有故事看的话,那能够打发时日,关键院长的故事写得真好,看着可真是太爽了,咱都是一篇也没有落下。

如今我们发现贵院的事故刊,在海上交易时,价格比一些商品还要贵,那何不直接卖这故事刊,拿着包货物送出去,着实有些浪费。”

晏几道疑惑道:“是吗?这些海商都认汉字吗?”

陈守成道:“不是都认汉字,但一般大船上可都有认汉字的,平时就读给那些船夫听,现在许多船夫自己也学着认字,就是为了看这故事。

所以,贵院能不能多想一些故事,最好是印成书籍来卖,这钱不是问题。”

晏几道沉吟少许,道:“好吧,我可以尽量催促他们多印一些。”

陈守成走后,晏几道来到中间的大堂,但见堂内、廊道上坐着数十个文人,正在执笔写着故事。

这一群人也是大宋第一批对外宣传团队。

“晏兄。”

但见一个文士走来过来,向晏几道拱手一礼。

此人名叫黄庭坚,乃是登州邸报院的院长,当然,这是晏几道举荐的。

晏几道拱手回得一礼,“鲁直,你们这故事能不能写得再快一点,再多一点。”

黄庭坚道:“晏兄,这故事倒是可以多写一些,但是晏兄要求针对北国国内的情况来写,这可是约束了我们。”

晏几道道:“我也没有想到,咱们故事在海上更受欢迎,只要路数不变就行,也没有必要完全针对辽国境内的情况。”

黄庭坚点点头道:“那我们倒是可以多写一些。”

……

扬州。

在京城那些士大夫的描绘下,扬州仿佛已经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但其实这里是非常热闹的。

甚至可以说,如今大宋国内最为热闹的地方,就是扬州。

因为扬州突然承受了经过数年才酝酿出来的一系列变革成果。

公检法。

税务司。

官制改革。

漕运改革。

事业法改革。

在这一两年之内,是全部砸在扬州头上。

这真是激动人心啊!

皇庭。

“齐熙业,你的意思是,这么多条人命,朝廷竟然……竟然视若无睹?”

一个老夫子是咬牙切齿地怒视着齐恢。

齐恢满怀委屈道:“大庭长已经做出最终判决,没有回旋的余地,我也没有办法,而且,我们扬州司法官员也都因为此事挨了一顿批评,这可是公检法执行以来头一遭。”

“大庭长大庭长,那厮不过就是一个小珥笔出身,他凭什么?难道现在朝廷是大庭长说了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