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根本停不下来(第2/5页)

“当然不是。”

张斐道:“我只是希望政事堂充分考虑到熙州皇庭的判决,以及考虑到此事会给熙州,甚至于国家带来怎样后果,并且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我认为这要求并不过分。”

富弼、赵抃亦是若有所思。

他们也渐渐觉得张斐说得有道理,熙州皇庭这么干,是基于儒家思想,同时也是捍卫熙州本土的利益。

但之前政事堂却认为这不过是一件小事,确实未有深思熟虑,就直接下令将商人还回去,也间接否定了熙州皇庭的判决,就算是以你为主,那你也得给皇庭做出解释啊。

如果熙州出问题,这责任又算谁的?

文彦博也察觉到大家神情的变化,又瞄了眼王安石。

王安石心领神会,点点头道:“好吧,这事是我们欠考虑,我们会认真研究熙州的情况,看看该如何处理。”

张斐拱手道:“给诸位添麻烦,真是抱歉。”

这张斐走后,留下一干宰相,面面相觑。

气氛稍显尴尬。

王安石不由得感慨一声:“看来外面那些人所言非虚啊!”

文彦博问道:“此话怎讲?”

王安石道:“就是有了公检法,这官是越来越难当了。”

这一句话,道出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谁能想得到,大庭长还能在这里够设一道关卡。

这势必让他们得多动脑筋,以前哪需要考虑这么多。

殊不知,这也都是早就计划好的,若不是熙州皇庭的判决,张斐还真不好介入。

这话说回来,要没有熙州皇庭的判决,也就没有这事啊。

司马光突然问道:“文公,你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文彦博捋了捋胡须,“这我还得再考虑考虑。”

……

王府。

王安石刚刚回到家里,吕惠卿就立刻赶到,其实大家对这事都比较上心,倒不是因为这事件,而是在大家看来,这是政事堂和最高皇庭的一次对决。

“恩师的意思是,张三还真的挡住了政事堂的政令?”

吕惠卿震惊道。

王安石呵呵笑道:“如今可得称呼他大庭长。”

吕惠卿愣了下,讪讪道:“这我自会注意的,但是他真有如此大的权力吗?”

王安石摆摆手道:“其实这倒只是其次,只不过那小子拉起儒家大旗,这令文公很是犯难,如果政事堂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就将商人还给西夏太后,从儒家思想来看,那他就成为西夏太后的帮凶。”

吕惠卿很是不解道:“但那是西夏的问题,与我们何干?”

王安石道:“儒家思想是在你心里,而非是在西夏,至少你得顾忌这一点。所以我才估计文公八成不会将商人还回去。”

吕惠卿紧锁眉头道:“这张三刚出任大庭长,又刚刚处理完税收一事,却对此事反应如此之快,且似乎非常了解,而在前不久,他才刚从熙州回来。”

王安石点点头道:“我对这一点也有怀疑,更令人疑惑的是,官家这回是让政事堂看着办,连金口都未开。”

师徒二人,默契地对视一眼。

……

文彦博最终还是收回这一道政令,但也没有说拒绝交还商人,而是下令,先派人去调查调查,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是一种妥协。

群臣对此感到无比震惊。

这事倒不大,毕竟对象是西夏,他们对西夏也并无太多恐惧,他们是惊讶于,还真就给大庭长给拦了下来。

大庭长的权力就有这么猛吗?

如果说税收一事是第一把火,那他们还不服气,因为那件事,他们到底是理亏的一方,是他们在闹事,但这第二把火真是彻底将他们给镇住了。

竟然真的迫使政事堂对此让步。

这是什么概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