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政治保护(第3/6页)

张斐呵呵直笑。

王韶又道:“第一批闹事的肯定就是那些大盐商,他们凭借着往这里贩盐,是日进斗金,而且由于我朝名义上是禁盐的,这些盐商也都养着大批人马,是有钱有人有地,实力雄厚,他们这一断,是要了那些盐商的命啊!”

张斐稍稍点头道:“难怪我朝对盐管控的这么严。”

王韶道:“大庭长可千万别小看这盐,以往许多造反的,全都是盐贩。”

张斐笑道:“看来我得尽早回去了。”

王韶愣了下,“为何?”

张斐道:“如果我这一来,就发生冲突,那些大臣们能不多想么。”

王韶点点头,心想,这小子年纪不大,但却比我还谨慎,也难怪他入仕之后,是平步青云。

……

张斐还真不是说说而已,这里安排妥当后,他便准备回去了,不过临行前,他还是去到皇庭跟范镇和吕大均打了声招呼。

“大庭长就准备回去了?”

范镇惊讶道。

张斐点点头道:“已经巡察的差不多了。”

范镇和吕大均相视一眼。

张斐问道:“二位还有事吗?”

范镇道:“大庭长是来巡察公检法的,可才与我们谈过一回。”

张斐笑道:“我的巡察,不是跟庭长和检察长交流,而是看当地民生名声,因为法制之法的理念是捍卫百姓的正当权益,具体就是在体现在民生上面。而这熙河地区,在二位的管理下,非常繁荣,没什么可说的。”

“不……不是。”

范镇突然道:“其实,我们还有些事,还想与大庭长讨论一番。”

张斐问道:“什么事?”

范镇道:“就是这户籍的事。”

“户籍?”

张斐愣了下。

范镇点点头道:“根据朝廷法度,我们与邻国的贸易,都是开设榷场,供双方百姓交易。”

张斐点点头道:“这我知道。”

范镇道:“但是熙州极为特殊,看起来,整个熙州就是一个大榷场,但是这也引来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定居在熙州。

尤其是这两年,来熙州定居的商人、工匠是尤其多,这些人该不该算我大宋百姓,是不是该发户籍给他们。”

张斐问道:“现在是怎么规定的?”

范镇道:“如今熙州本土人士和外来人士,全都是拿着临时户籍,往西他们是自由的,但是要想去中原,则是需要去警署办理相关公文,而且通过的机会很小,因为这里有很多吐蕃、西夏的密探。

可以这么说,他们去西夏要比去中原还要方便。

但这非长久之计,既然熙州已经是我大宋领土,而当地百姓却拿不到我大宋户籍,这随时可能发生变数。”

张斐点点头道:“这还真是一个问题,不过这事我也做不了主,我得回去之后,与立法会那边商量一下。”

吕大均突然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西夏很多人受到迫害,逃往熙州定居,这些人又该如何处理?最近这种情况是越来越多,而且西夏方面对此也非常不满,已经好几次,传信来,让我们将人交回去。”

张斐反问道:“吕庭长对此怎么看?”

吕大均道:“我认为如果是鸡鸣狗盗之辈,在西夏违法,那可以交还回去,但如果是受到梁太后的迫害,我们可以收留他们。”

张斐略感惊诧,“吕庭长就不怕因此与西夏发生冲突吗?”

吕大均道:“根据我们得知的消息,梁太后本应在今年就还政于他们国主,可是梁太后却想着继续把持权柄,而他们国主更倾向于与我大宋交好,故而梁太后才禁止与熙州贸易,同时派爪牙迫害与我大宋交好贵族和商人。

若是真想避免与西夏的冲突,就更应该给予这些人庇护,以此来逼迫梁太后还政他们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