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时势造英雄(第4/5页)

张斐立刻问道:“那为何没有在京畿地发行三百万贯?”

薛向回答道:“这是因为我们料想,当朝廷发行税币后,钱币的价值就会减少,可能会有更多人拿钱币出来,但目前尚不知会有多少钱币出来。

所以我们在公布的告示中,是着重提到,这三百二十万贯不是一次性发完,而是分批发,其目的就是要观察百姓对于钱币的需求,如果没有需求,那朝廷也会立刻停止。

正如我方才所言,此番税币计划,志在为国为民,而并非是为国敛财,我们还是会以百姓为重。

这也是官家在去年年末时提到的期许,就是以主修内政,恢复民力为主,做到国泰民安。”

这一番话,倒是赢得不少人点头称赞。

赵顼当然也是非常满意。

会说话你就多说一点。

张斐点点头道:“这我也知道,当今圣上,是非常关注民生,但是三司使既然说,朝廷并不缺钱,那为什么不等到摸索清楚后,再发行税币,这样不是更为妥当吗?”

薛向回答道:“如果我们不发行税币,就永远不知道,该如何准确的计算出,什么时候,该发行多少钱币,什么时候,又该购回多少钱币。此番发行税币,只是一次试探性的,三百二十万贯,朝廷还是可以给予足够的保障。”

张斐问道:“那这需要试探多少年?”

薛向回答道:“至少也得两三年,但是在这两三年内,我们会根据百姓对钱币需求来决定是否发行税币,而不是说每年固定要发行多少。

等到摸索出经验后,我们就会将所有的计算法,开诚布公,不对任何人做隐瞒,也将会配合公检法的调查。

因为对于朝廷而言,别的都不说,光税币带来的商税增长和节省损耗,就是非常惊人的,我们不会为此冒险,用滥发税币来图一时财富。”

张斐问道:“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若遇天灾,若遇战事,在朝廷急需用钱的时候,三司使如何确保,朝廷不会滥发税币,来在短时日内,获得更多的财政。

据我所知,在陕西一些交子务的失败,其实就是源于战争,不是说某个贪官污吏所为。”

司马光、苏轼他们听得是频频点头。

这就是他们最担忧的情况。

平时的话,他们也相信,朝廷不会胡乱滥发税币,但是宋朝财政,之前都已经出现赤字,再遇战事的话,财政就会变得非常紧张,发行税币,显然是一个快速敛财的绝佳手段。

交子务就是这么玩完的,玩命的时候,谁还管那么多,他们也阻止不了啊!

他们不想开这口子。

薛向回答道:“张检控提到的情况,我们三司其实也有想过,并且也仔细研究过,我们发现河中府的盐债,是更适合应对这种情况。

人人都有急需的钱时候,不管是遇到天灾,还是战事,几乎人人都是选择借钱,朝廷当然也可以选择借钱,况且这也是用于保护我们大宋子民,又不是什么难以启齿之事。

虽然目前尚未定下,但如果真遇到急需钱的时候,我是建议朝廷发放债务,而不是滥发税币。”

张斐道:“债务契约,也是遵守契约法,也就是你情我愿,朝廷发放债务,百姓不一定会卖。”

薛向道:“如河中府的盐债,也没有强迫大家购买,但是买得人非常多,因为那都是有利息的,如果有利可图的话,总会有人买的。

如果谁担心朝廷还不上钱,那他肯定也不会将钱借给任何人,试问天下间,谁有朝廷有钱啊!”

张斐问道:“但是朝廷每年也有固定支出,据我所知,在圣上启用王相公变法之前,朝廷财政是入不敷出。”

薛向道:“但如今有了重组法案,并且将这一条写入了临时法中,朝廷若是入不敷出,是可以想办法节省支出的,只要合理安排,是一定能够还清债务的,这比借钱给那些大财主都要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