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反其道而行(第4/5页)

王安石听得眼中一亮,是连连点头,“此计不错,此计不错,就按你说得去办。”

“下官绝不会令王相公失望的。”

由于吕惠卿不在,邓绾往这里跑得很勤,毕竟马上就有一波很大的人事变动,他也希望把握住这个机会,得到一个升迁的机会。

……

得到王安石点头后,邓绾立刻就组织人马,开始借对方有意避开公检法,弹劾御史台栽赃嫁祸,诬陷忠良。

这一招果然打了保守派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谁都知道革新派中绝大多数人都对公检法是恨之入骨,他们就是因为公检法,才加入革新派的,所以文彦博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找出这么一个理由来攻击他们。

当即是严词驳斥。

谁有意避开公检法,你们都是在瞎说八道,如这种关于官府腐败问题的案件,且又是御史台先调查出来的,这理应交给御史台。

话说回来,凭什么交给公检法啊!

邓绾他们也是据理以争,要这么说,以前很多案子,都不应该交给公检法,而应该交给御史台,你们以前怎么又不这么说。

要想让人心服口服,你们就交给公检法公开审理,御史台偷偷摸摸的,见不得光,谁知道里面有没有猫腻,咱就是不服。

还别说,这个理由还真给予曾公亮他们拖延的机会,曾公亮就借此劝说文彦博,要不,就交给公检法,亦或者,咱们也公开再审理一次。

同时,还真引发了保守派内部的争议,保守派内部到底有部分人是真的认同公检法制度。

他们觉得公检法执行的这么好,处理了很多复杂的案件,也令人心服口服,同时还避免了内耗,交给公检法来审,比御史台更好。

台谏官员听到这话,可就不乐意,你什么意思,我御史台不如公检法?

谁要这么说,他们就认为对方是跟王安石一边的。

弄得保守派内部是很伤和气啊!

宰相们不得不出面,来解决内部问题。

政事堂。

“既然对面不服,那不如就交给公检法来审理,让他们心服口服,如此拖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赵抃言道。

“倘若这么做,那将置御史台于何地?”

文彦博当即驳斥道:“就算我答应,台谏的其他官员也不会答应的。”

赵抃直接看向司马光,“君实,你难道就没话说吗?”

司法改革是你搞出来,你自己都不支持,那这公检法岂不是会成笑话。

富弼也看向司马光。

司马光很是为难地瞧了眼赵抃,沉默少许,才开口道:“我也觉得此案不适合公检法来审理,因为公检法只能判定,那些涉事官员是否违法,而无法去追究元凶的责任,他们可以让那些小官小吏出来顶罪,而由御史台来审的话,可以追根溯源,一劳永逸。”

他认为既然最初没有交给公检法,现在再来移交,反而会制造出更多问题来,引发更多人不满,只能走到底,因为让御史台来审理,是没有任何问题。

赵抃道:“也可以由公检法审理之后,我们再借此跟官家讨论发运使的责任。”

先司法定罪,再讨论行政问责,拆开来算。

文彦博道:“何必多此一举。”

赵抃见文彦博的态度是如此坚决,又见富弼他们都默不作声,自也不便再说什么。

……

不过御史台也不是吃素的,他们非常清楚,要想将薛向定罪,关键还是打动皇帝。

对此,他们也有杀手锏。

御史们纷纷上奏,并且提供相应证据,恳请皇帝批准调查内藏库的账目。

可见他们是知道一些发运司与皇帝的勾当。

一旦此事曝光,发运司更会被百官唾弃,你们就只是皇帝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