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时间在我们这边(第3/6页)

赵顼点点头,又道:“你说我们能否继续凭借这走私盐的买卖,去负担熙河开边。”

这尝到甜头,他也不想放下。

张斐思索一会儿,道:“这恐怕很难,因为根据原本的计划,最多也只能赚一百万贯,实在是那些盐商帮了大忙,他们制造盐慌,导致我们的盐出的又快,而且价钱还不低。”

赵顼好奇道:“我们既然有这么多私盐,就是出货慢一点,也能够赚不少,不至于差这么多。”

“陛下未有考虑到,解盐的财政收入。”

张斐解释道:“如果没有盐慌,再涌现出大量的私盐,这将会破坏解盐的信用,也就是说没有盐商敢再大量购买解盐,此消彼长,算下来可能还会赔本,解盐还是西北地区的财政基础。”

赵顼稍稍点头,“这倒也是。”

私盐冲击的其实也是自家买卖,这一波为什么能成功,就是河中府先将自己手里的盐全部出售,私盐再来冲,风险是盐商在承担,但表面上,是他们自己作出来的,如果他们不囤积居奇,官府就得捍卫他们的利益。

他们花这么高的价钱,购买解盐,图得就是合法。

官府要是不打击私盐,官盐谁来买。

张斐又道:“不过作为贴补还是可以的,我们可以专门走私一些优质青盐,专门卖给各地的达官显贵,从中赚取高额的利润,又不会给西夏带去太多财政利益,同时还能够分化他们内部。”

赵顼点点头,道:“但是熙河那边,可能还需要一些年,才能够彻底安定下来,驻军是不能少的,这军费……”

说到这里,他又道:“公检法给河中府带去那么多财富,是否能在熙河也取得同样的成功。”

张斐道:“河中府的财政,我大概也了解了下,主要还是因为支出减少,同时税收增多,而税收的增多,主要功劳还是税务司,百姓财富增加不到三成,但我估计未来还是继续增长,而增长的动力,就是来源于百姓财富的增长。

但是熙河地区,目前还不具备收税的基础,只能维护好熙州这一座贸易重镇,利用我朝的茶、丝绸去那边交换利益,然后就地购买粮食,促进当地农业开垦,同时尽量减轻粮食等运输损耗。”

赵顼是眉头紧锁。

张斐知道他有些等不及了,熙河开边成功,那就对西夏处于包夹之势,这几年又存了一些钱,于是又道:“陛下,你如今还非常年轻,这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在陛下这边,只需要耐心等待,所谓厚积薄发。那唐太宗灭吐谷浑,灭东突厥,不也就是花了一两年,时间是在咱们这边的。”

年轻就是无与伦比的优势。

赵顼笑道:“咱能跟唐太宗比吗?”

张斐道:“如果陛下不跟唐太宗比,那……那就没有去进攻,防守就行。”

赵顼笑呵呵道:“朕说不过你这珥笔。”

张斐又道:“陛下,还需耐心等待,如今京东东路、河北的事情,尚未解决,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赵顼点点头,又道:“对了,京东东路的情况怎么样?”

张斐道:“据我所知,债务的问题,就处理的差不多了。”

……

青州。

渐入初秋,已经来这里一年多的钱顗和范纯仁,是头回悠闲地走在杨柳依依的河道旁。

此时他们二人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无债一身轻啊!

长达半年的债务索赔,总算是全部理清,并且全部赔偿完。

“之前都说缺公检法,如今看来,缺得是税务司啊!”

钱顗不禁是抚须感慨道:“要是没有税务司的话,这事估计得忙到明年去。”

范纯仁笑道:“钱兄也无须妄自菲薄,要是没有咱们公检法,那税务司就是天下第一强盗,可颠覆整个社稷,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