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打工人之难(第3/6页)

张斐道:“我只是认为青苗法其实并不符合王学士的主张。”

王安石问道:“为何不符合?青苗法不是让百姓增赋,但同时能够改善财政。”

张斐道:“但是王学士对于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依据却是,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王安石道:“我这还有农田水利法尚未真正颁布。”

张斐笑道:“不错,农田水利法,是非常符合王学士的主张,但是在王学士的政策中,还是更侧重于青苗法。”

王安石笑道:“你说得不错,但不切实际,农田水利法,可是需要花钱的,先不改善财政,又如何执行农田水利法。”

张斐道:“但如果青苗法能够很好的改善财政,我敢保证,王学士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青苗法,而非是农田水利法。”

王安石没有做声。

显然是默认了。

农田水利法只是改善水利,促进农业发展,但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日,才能够看到效果,青苗法要是能够立竿见影,谁还认真对待农田水利法。

张斐道:“正是因为王学士的主张和执行有着不小的误差,才会让人诟病。”

王安石听他话里有话,不免道:“你小子有话就说,别在这里绕七绕八。”

张斐笑道:“假设这世上有一种药,能够治百病,王学士认为,凭借此药,能够赚多少钱?”

王安石道:“若能治百病,那必然能够赚尽天下财富。”

张斐道:“假设王学士凭此药为国敛财,司马学士还会认为王学士是在与民争利吗?”

“那当然不……!”

王安石似乎想到了什么。

张斐道:“若是单凭酒、茶、盐、铁的垄断来赚钱,自然会有人不服,我上我也行,只要你给我这权力。但如果是凭借这种神奇药来赚钱,谁敢不服。

再如农田水利法,想要执行此法,就必须改善灌溉、改善农具,这里面统统都包含一样东西,那就是技术。只有改良农具,才能够使得百姓的财富得到增长,才符合王学士新法主张。

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这句话,司马学士绝不敢说,因为这里面是需要超群的智慧。”

王安石打量了下张斐,“你不会是在指医院和学院吧?”

张斐愣了下,打了个哈哈道:“真是什么也瞒不过王学士。”

王安石呵呵道:“跟你小子打了这么多次交道,要还不吃点教训,可真是枉读这么多年的书,你小子说得每一句话,这背后都是有目的的。”

说到这里,他不禁一叹,“其实这道理我也明白,但是老天爷可不会给我这多时日。”

张斐问道:“为何?”

王安石道:“因为西有战事,若无法及时改善财政,于战事不利。”

是呀!他与皇帝改革变法,其目的是要对外用兵。张斐点点头道:“我明白了,但其实我只是想说,建设医院、学院,并不只是安置那些寄禄官那么简单,而是要促使他们去赚钱,去靠本事赚钱,而这本事可能会在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我当然会认真对待的。”

王安石点点头,突然神色一变,道:“但是目前来说,盐钞、盐债似乎更能为改善国家财政。”

张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这番卖惨,全是演得,感情是瞄上了那盐债和盐钞,道:“王学士想在京东东路发行盐债和盐钞?”

王安石点点头,立刻精神抖擞道:“当地有海盐,只要朝廷控制住海盐,便能够借此发行盐债、盐钞。”

王安石的主张和理念其实是以实体经济为主,就是要发展技术,但若仔细看他的新法条例,几乎都是以金融为主,不管是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其实都是在金融方面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