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破产法案(第3/6页)

而且,如果真到我说得那一步,也就是债务重组,那也全都是官员们咎由自取,怨不得人。”

此话一出,官员们不禁面色狰狞,我们咎由自取?你好意思说这话,你这做法就是放我们得血,去补贴君主和百姓。

文彦博不禁沉眉问道:“此话怎讲?”

张斐道:“都已经到这种地步,要是再欠下去,或者再增下去,那不是兵变,就是民变,这还不足以说明这是官员的无能吗?”

一个官员躲在后面喊道:“你小子懂什么,许多事情,是上面吩咐的,地方官员们也很无奈啊。”

这就是在暗指皇帝,是皇帝要钱啊!

其余人瞄了眼赵顼,见他没有看过来,然后赶紧点点头。

就是这么回事。

张斐道:“这一句话,我在河中府听了很多遍,我给他们的建议就是,如实跟皇帝说,我做不到,另外换个人来。我就不相信,你都这么说了,朝廷还会强迫你去完成。

我听说京东东路一些知县就表示无法完成青苗法,朝廷立刻将他们撤了,可你做不到,又要赖着不走,还能怪朝廷?

此外,皇帝和朝廷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朝廷税入必将也会因此减少,而且债务重组,不是说完全废弃官府,这里面朝廷还是得拨钱,维护官府最为基本的运转。

这是谁都不想遇见的,但在那种极度恶劣的情况下,如果不那么做,国家就会一直腐朽下去,直到灭亡。这么做的话,只是一时之疼,但可以减轻负担,轻装上阵,同时国家最基本的安定是不会被破坏的,只是说官家可能也无法尽情的去修宫殿。

但法制之法保障的可不是那华丽的宫殿,而是君主、国家、百姓的最根本的权益。”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赵顼。

他这一句话可是有限制皇权之意,你不杀了他吗?

但赵顼还是面无表情,似在思索什么。

其实张斐早就跟他提过那“权力的笼子”,你放一点点进去,他们就是要加倍放进去,皇权反而更加大。

就利益而言,如果我少修一个宫殿,能够裁官,那可真是不要太划算。

赵顼绝逼不会犹豫的。

关键他暂时也没有打算修宫殿啊!

这买卖绝对做的。

官员一看,皇帝这都不出声,咱们还骂个什么劲,到时去垂拱殿谈吧。

张斐根本无心关注赵顼在想什么,因为他们两个早就商量过的,他又继续说道:“由此可见,如今大家嘴里的顾全大局,那不过是掩耳盗铃,是任凭国家继续腐朽下去,简单来说,就是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许多官员听罢,顿时怒睁双目。

诬蔑!

这真是赤luoluo的诬蔑啊!

可是许多官员也是沉默以对,尤其是宰相们,因为他们认为这就是事实,大家如今都是拖得一天是一天。

很简单,这三冗问题,解决方案是再简单不过,就是节省开支,可为什么做不到。

但是,皇帝现在很着急,王安石才会被重用。

很多官员认为,这就是皇帝不做声的原因,别看张斐的一些话,有些大逆不道,但他的最终结论,却是说在皇帝心坎上。

张斐又道:“而法制之法的做法,看似莽撞,但其实是为顾全大局,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保障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安定,百姓不会民变,士兵不会兵变。至于官员么……那也只能怪他们能力不足。

元学士在河中府的成功,已经说明这一点,其实通过政策的调整,是不至于让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来,故此河中府并没有到债务重组的地步,所以我说得债务重组,也不是必然要这么做,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赵抃、吕公著他们稍稍点头。

这么说的话,其实大家还是能够理解得,如果闹到那种地步,就是以前的制度,官员也得受到惩罚,只不过张斐是比较激进的,不是抓人问罪,而是将所有官员都给裁了,核心就不是惩罚,而是还债,而是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