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4/6页)

王安石微微皱眉,又看向吕惠卿,“吉甫,你怎么看?”

吕惠卿沉吟少许,道:“根据薛转运使的来信,在江南那边,反对新政的官员不少,在当地推行青苗法,可能会受到不少阻碍,若依邓御史所言,至少可获得更多人对新政的支持。除此之外,也能够使得制置二府条例司的政令变得更加通达,是有利于新法。”

要兴旧制,这就给予他们调派人马的机会,就可以借此增加制置二府条例司在各地的势力。

王安石似犹豫不决,“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

邓绾道:“王学士,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事已至此,若还仍由他们掌控司法,只会置新法与险境。在河中府,公检法是处处刁难新法,若非元学士能力出众,只怕新法早就被公检法给破坏了。”

其余人也是在旁煽风点火,希望王安石能够巩固御史、刑狱司的权力。

王安石是紧锁眉头,“我知你们所忧,但是我也得考虑官家的态度,这样吧,改日入宫面圣,我会与官家谈谈此事。”

……

会议结束后,吕惠卿与邓绾来到自己的休息室。

“看来王学士对于张三还是非常信任的,即便我们都支持,王学士还是犹豫不决。”邓绾抚须道。

吕惠卿眯了眯眼道:“公检法虽妙,但这把刀到底是握敌人手里得,一旦张三变节,亦或者张三被罢免,那情况就会对我们极为不妙,我们不能将新政寄托在一个珥笔身上。”

说到这里,他看向邓绾,“你安排人上奏提及此事,就说公检法耗费财力,但所得甚少,能否堪当重任,犹未可知,同时又导致各地司法官员懈怠政务,朝廷在未有确定公检法可行之前,应给予各地司法官员支持。”

邓绾不禁眼中一亮道:“吉甫此招甚妙啊!”

可紧接着,他又马上道:“但如果对方顺势要求在全国推行公检法,那可如何是好?”

吕惠卿哈哈笑道:“这你大可放心,那司马牛绝不会这么做的。”

……

在吕惠卿暗中操作下,很快,革新派就率先对保守派发起新一轮攻击,上奏皇帝,表示各地司法官员,因公检法,而开始懈怠公务,原因很简单,反正都要被取代,就是努力干活,也得不到升迁,那就还不如躺平。

同时,又攻击公检法的缺点,就是增加财政支出,目前尚不知真的可行否。故此要求朝廷给予地方司法支持,激励他们继续上进。

这立刻得到广大官员们的支持,他们纷纷表示这公检法不如旧制,要给刑狱司这么大的财政支持,他们能够干得更好。

这其实也不是他们睁着眼说瞎话,确实是现实需求,因为公检法普及太慢,同时又是要全盘取代旧司法制度,这必然会使得地方司法官员躺平,这边还未去,那边又不干活,这肯定是不行得,要知道司法系统在宋朝可是非常重要的。

文彦博一瞧,对方动了杀心,赶紧规劝司马光,趁机提出在全国普及公检法。

可是司马光是坚决不同意,因为他认为以目前他们的实力,是根本做不到,贸然普及,只会得不偿失,害了公检法。

甚至连赵顼都亲自询问司马光,他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但司法之事,朕是交予你管,你看怎么办吧。

结果司马光表示公检法根基尚浅,无法全面普及。

他这么一说,赵顼只能做出决策,下令给予地方司法支持,并且又将此重任交予王安石。

王安石则是将这项任务交予开封府知府曾巩。

而这个决策,将会给予制置二府条例司更多的人事决定权,同时让地方司法给新法提供极大的支持。

这差点将保守派的官员气昏过去,本是唾手可得的大胜,却变得自己站在悬崖边上,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