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浇油(第2/6页)

元绛又道:“此外,税务司向我们询问,盐债、盐钞是否值得信任?”

何春林道:“他们问这个作甚?”

元绛道:“因为有人向税务司询问,是否可以用盐债、盐钞交税。”

大家都沉默了。

元绛问道:“你们怎么都不说话。”

众人又眼巴巴地看着元绛。

说什么?

这盐钞和盐债不是敛财工具吗?

要人人都能够拿这些交税,这不又还回来了吗?

但他们也不能反对,要是反对的话,那不是告诉别人,这盐债、盐钞不值得信任,那谁还会来用。

税务司从头到脚,包括问得每个问题,都这么令人恶心。

迟早有一日,他们会玩完的。

他们的计划果真是缜密啊。蔡延庆却在心中默默为此点赞,又站出来打圆场,“方才元学士不是说,盐债、盐钞不是一锤子买卖,既然如此,百姓当然可以用来交税。”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又继续道:“前些年盐钞泛滥,也不完全是因为官府滥发盐钞,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民间大量囤积盐钞不置换盐,如果能够用盐债、盐钞交税,也能够给予官府提供一个收回盐债、盐钞的渠道。”

元绛笑着点点头道:“蔡知府与我想得一样,此外,如果用盐债交税,是不算利息的,从税上面收回多少盐债,我们都是赚得。”

韦应方道:“元学士,蔡知府,我以为还是先看看他们会怎么查,毕竟咱们官府的许多账目,都是需要保密的,尤其是河中府,这还涉及到军事机密。”

元绛点点头,“那就依韦通判之言。”

何春林突然问道:“对了!韩寺事怎么还未来?”

此话一出,大家突然反应过来,韩寺事怎么还没有到,去年就应该出发了呀。

元绛眼中闪过一抹心虚,道:“这我也不大清楚,我并未收到消息。”

他们哪里想得到,韩绛现在正在洛阳跟好友赏花,他就是要等到河中府木已成舟,才会来的,不可能他真的过来,推翻皇庭的判决。王安石让他过来,也就是要给这些官员一个期待,让他们不至于去跟公检法死磕到底。

不过王安石现在可能有些后悔这么干。

……

皇庭。

“张三,听说爹爹来信了。”

许芷倩推开门来,兴冲冲地问道。

张斐点点头。

许芷倩道:“爹爹在信上说了什么?”

张斐道:“岳父大人说自己的身体还不错,而且更多年轻的官员加入他们检察院,推崇法制之法。”

说着,他又将手中的信,递给许芷倩。

“这是好事啊!”

许芷倩急急接过信来,然后仔细地看了起来,见到许遵在信上说,越来越多的年轻官员加入公检法,推崇法制之法,登时那喜悦之色,跃然纸上,可看到最后,她不免微蹙眉头,“王学士有可能马上在东京东路推行青苗法。”

若无特别重要的信,许遵很少给张斐来信,但是新法的推行,与公检法有着密切关系,许遵得知王安石可能会尽快在东京东路推行新法,这是一个分道扬镳的信号,立刻就给张斐来信。

许芷倩偷偷瞄了眼张斐,见张斐只是把玩着手中的茶杯,不禁问道:“你……你怎么看?”

张斐偏头瞧她一眼,笑道:“其实从始至终,王学士就没有打算配合过,当时我来河中府,在王学士看来,也是我们配合他们。”

许芷倩道:“可是目前看来,新法配合公检法是非常成功的。”

张斐道:“在京城的时候,二法合作,也令免役法大获成功,但是王学士并不觉得这是新法的成功,或许现在他也有同样的感受。”

许芷倩又问道:“如果新法离开公检法,能否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