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扑买税(下)(第2/5页)

他们也就构成了北宋最为庞大的财、税官僚队伍。

而这李思文,就是专管扑买场的监当官。

“本庭长今日传李监务出庭,主要是了解清楚,官府这个扑买税制度。”

张斐是非常认真地问问道:“李监务可否说说,为什么官府会将一些墟市的商税,甚至一些乡村两税拿出来扑买?”

李思文回答道:“这因为是那些地方都非常偏远,官府暂无人力,在当地建立监务来征税,就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来进行征税,而且对付官府而言,这是既省钱,又省力,一举两得的办法。”

张斐又问道:“那么官府是采取通过怎样扑买方式,将这些税卖出去?”

李思文回答道:“我们监务是采取实封投状法,也就是扑户将自己的价钱写于状内,然后封口上交,以价高者得。”

张斐稍稍点头,继续问道:“在竞价之前,官府是否会给出一个底价?”

李思文点点头道:“一般是会的。”

张斐问道:“那不知官府是如何计算这底价的,就比如说这扑买税。”

李思文突然谨慎地瞧了眼张斐,思忖一会儿,才回答道:“官府是根据当地往年的税收,以及当地的户口数、田亩税来进行评估,最终给出一个底价。”

张斐稍稍点头,道:“本庭长假设某墟市往后的税收在一百贯,那么一般官府又会给出多少的底价?”

这个问题一出,四小金刚、许芷倩、苏辙他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李思文身上。

李思文又认真思索一会儿,“这是不一定的,大概是在八十贯到一百贯之间。”

一些官员闻言,当即面露郁闷之色。

张斐道:“也就是说,对于扑户而言,其中利润是在0到二十贯之间?”

“话也不能这么说。”

李思文摇摇头道:“因为被官府扑买的商税,一般对于官府而言,都是很难去收的,故此往年收上来的税,也并不是足额的税。

此外,承买下来的扑户,且是可以分期支付的,而且他们连续承买某一墟市的商税,官府往往在第二年还都会给予他们优惠,适当降低价钱,他们都是有利可图的。”

那四小金刚听罢,不禁眼神交流了一番,好似都在说,这人是高手啊!

其实他们这些监当官,远比韦应方他们要难应付的多,因为他们是身经百战,天天就处理各种麻烦事,是能够从容不迫的应对各种情况。

韦应方他们就只是看着狠,但要从他们嘴里找到破绽,是相对容易许多。

张斐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个陷阱,如果说税是一百贯,你又以一百贯的价钱扑买,那么商人要赚钱,这中间就必须要产生额外的利润,那么必然也是百姓来承担。

但他回答非常好,这一百贯不一定是足额税,因为这些扑买税,都是非常难收,要是好收的话,官府也不会拿出来扑买。

既然官府收到不是足额税,那你要收到足额的税,扑户就是有得赚。

但这是不确定的。

张斐又问道:“适才李监务说到如果连续两年承买,那么官府会给予优惠。关于这连续承买,是否有强制性?”

“一般来说是不具有强制性。”

李思文道:“但是承买者若不想继续承买,必须每年的十月递交申请,官府才有准备去将此税拿去继续扑买,如果逾期的话,官府也会给予通融,只要有人愿意接手,还是可以转让的,但是没有人愿意接手的话,官府会要求原承买者,继续承买一年。”

李敏听罢,不禁向助手问道:“是这么回事吗?”

那助手立刻道:“是有这个规定,但是你要去申请的话,又要经过重重审查,官府可能会派人跟你交涉,也有可能不搭理你,这拖着拖着你就逾期了,这官字两个口,咱们怎么说得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