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与法(十)(第3/4页)

他们就一直琢磨不透张斐。

如果知道张斐就是皇帝的人,估计就是另外一种心情。

张斐又向李水问道:“李主簿,当时你可有参与诱降嵬名兄弟一事?”

李水点点头道:“有的。”

张斐又问道:“那你是否知道,嵬名夷山那道口信的事?”

李水点点头道:“知道。”

张斐道:“种副使所言,是否属实,当时他确实有收到嵬名夷山的口信,表示嵬名山已经答应归降?”

李水犹豫了一会儿,道:“我并未亲耳听见,但……但是应该是真的。”

张斐问道:“既然你没有亲耳听见,那你为何认为这是真的?”

李水道:“因为当时种副使的部署,是基于对对方兵力部署了如指掌,之后出击也是非常顺利,故此我猜测应该是有传口信给种副使。”

“原来如此。”张斐又继续问道:“当你书信给陆知府后,陆知府可有回应?”

李水点点头道:“在种副使刚刚占据绥州,陆知府就传令种副使,让其率部返回青涧城。”

张斐继续问道:“种副使可有回去?”

“没有!”

李水立刻言道。

张斐道:“种副使是置之不理,还是直接回绝?”

李水摇摇头道:“都不是,种副使是采取拖延之策,他是回信陆知府,询问如何安置嵬名山所部。”

张斐道:“你为何认为此乃拖延之策,这个理由有何不妥之处吗?”

李水道:“这个理由倒没有什么不妥,但是种副使一边在回信陆知府,但另一边却在排兵布阵,并且将军队布置绥州前线,显然是不打算立刻回青涧城。”

张斐点点头,又向陆诜问道:“陆知府,李主簿所言,可否属实?”

陆诜点点头道:“全部属实。”

张斐道:“那你在接到种副使的回信后,又采取何种措施?”

陆诜不禁叹了口气,才道:“虽然种副使是无诏,甚至于矫诏出兵,但是我认为事已至此,必须要妥善安排,因为这已经可能会导致战争爆发,到底该如何安置嵬名山所部,这需要等到朝廷的诏令。”

“为何?”

“如果朝廷决心要收复绥州,且做好与西夏开战的准备,自然是不能放弃绥州,同时也得收下嵬名山所部,但若朝廷没有下定决心,那……那就得再根据具体情况,仔细商榷。

故此,我是在等到朝廷的诏令后,再度传信给种副使,让其率领所有兵马回青涧城,至于嵬名山所部,则尤他自行决定。”

“朝廷的诏令可有明确这一点?”

“没有。”

陆诜摇摇头,“但是根据朝廷的诏令来看,显然是没有做好与西夏开战的准备,但是我认为嵬名山兄弟的归降,也不至于会引发与西夏的战争,同时我也并不清楚,前线的具体情况,于是让我种副使自行决定。”

他虽然是根正苗红的鸽派,但他可是有着丰富的统帅经验,当时的情况,怎么安置嵬名山所部,确实是个问题。

如果说轻易抛弃,今后谁还敢归降大宋。

虽然鸽,但处理方案,还算是比较成熟,并没有急得乱来。

张斐继续问道:“这回种副使可有听从?”

陆诜摇头道:“没有。”

张斐问道:“为何?”

陆诜道:“种副使是以敌军来袭为由,表示无法撤军。”

他话音刚落,那李水便激动道:“当时是有足够时日,容我军撤军的。”

面对李水的打断,张斐却表现的非常宽容,顺势就问道:“是吗?”

李水点点头道:“因为西夏军是在陆知府的信传到绥州后的第七日才到达,以当时我军的兵力,是可以从容回退青涧城,然后进行部署。”

种谔立刻道:“他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