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第2/2页)

高泉无奈的摊了摊手:“老爷,咱们县里现在茶厂、砖厂、肥皂厂、纺织厂、水泥厂、瓷器厂这就六个了,这还只算县城内的。”

“城外搬去大山里的炭厂、肥厂哪个地方不需要人?城外的田地也需要人耕种吧?城内清洁队风纪队这都还是我换了上年纪的老人了。”

“得得得,你别念经了,我脑壳疼。”

赵康翻了个白眼。

高泉哭笑不得道:“所以啊,别看咱们县虽然人多,但其实老弱妇幼占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青壮劳力也都被安排了,得补充人口了。”

“看来的确是需要谋划一下了。”

赵康眼珠子转了起来:“隔壁天水县这段时间应该缓过气来了吧?”

高泉眉毛一挑:“这不太好吧,逮着一只羊薅,逼急了那家伙告御状怎么办?”

元江县起码有三千人原本是隔壁天水县的,被赵康坑蒙拐骗来的。

之前战事平定,赵康这产业搞得热火朝天,正是急需劳动力的时候,那时候他都恨不得带着张龙他们带上麻袋到各个县绑人了。

隔壁天水县原本情况比起元江县好得多,战后难民回乡有了一万多人,结果让他带着人去一通忽悠人家过来元江县打工。

硬生生骗了三千多号,差点没把天水县令逼得跳河。

这个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可不是科技,而是人力!

人多才有发展!

听着高泉的话,赵康点点头:“倒也是,那清河县呢?”

“那地儿更不用说了,咱们前两年蒙来的人,回去一说大半个县的人连夜跑来咱们这落脚了,都快成清河乡了。”高泉奸诈的笑了一声。

赵康:“那就去临川县,这地方挨着江陵府他妈的人可不少。”

高泉点了点头连忙问道:“这次怎么搞?”

赵康嘿嘿一笑:“老办法,去招工,招来之后告诉他们,要是来咱们元江落脚即可享受本地人应有的一切福利,每拉五个人赏一两银子,有多少咱们要多少!在咱们元江县干满五年给他们分房子!我就不信到了咱们这块地,他还能走得动道不成!”

赵康高泉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奸诈的笑了起来,就像两只偷鸡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