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情绪激怒(第2/4页)

汉朝没有朝会,自然也没有这种情况,只是这样也不是没有缺点,对事务严重性的感知力肯定会下降一些,同时还很容易因为情感而产生不小的偏颇。

桑弘羊早就预料到这点,他提前寄到的信就是为了防止这点。

看完信件,汉武帝别说偏颇,想起来济阴郡守衡朔的心情就不算多好,他将竹简往安几上一扔,想要直接将济阴郡守除职,但想想此人又是自己安排上去的,又不得不将自己的决定先压了下去,而是派人去询问丞相窦婴,以及御史大夫关于济阴郡的考核。

丞相有监察百官(包括地方),考核政绩的工作,而御史大夫则负责核实丞相工作内容是否纰漏,真实。

皇帝要看的内容,自然不需要太多时间,很快,汉武帝便看到了济阴郡守衡朔这几年的考核,都是中等。

很正常的评价,放在旁人身上或许没什么,但在衡朔身上,似乎就有些不太对劲儿了。

一个为了财富,能够出动这么多人去数百里外强行结亲的亲,嗯……

汉武帝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手头上没有更加详细的信息,他又没有能听到千里之外的耳朵可看到济阴郡的眼睛,实在是难以判断衡朔做的到底怎么样。

自己手中的人还是太少了,不管是约束地方的人,还是在地方上治理的人。

汉武帝轻叹一声,道:“将廷尉和御史大夫叫来。”

黄门郎快速的派人前去传报。

将竹简收起,待这两人过来后,汉武帝先是对廷尉问道:“济阴郡守强行娶妻一案,你可曾看过了?”

汉武帝这么一问,廷尉先是怔了下,不知道自己这边怎么刚看卷宗,陛下这边就知道了?

好在不消片刻,他便想起来陛下身边的侍中去了山阳郡,若是对方知晓了此事,提前送信回来也不是不可能,就是这样的话——

这里面或许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内情在?

廷尉提起来十二分的精神,应道:“是。”

汉武帝继续问:“那你说,此案要如何判罚?”

这可不想是要息事宁人的态度。

正常情况下来说,若是要将此事压下去,直接让他过来说一声就是了,何必将御史大夫也叫过来在这儿看着?可要是说这件事要大判,就这种没有直接证据案子,判也判不重,若真是想将人撤下来,肯定得再给点重量级的东西,而陛下却没有给,嗯……是想敲打此人么?

衡量着汉武帝的想法,廷尉用比较缓慢,但听起来人不会反感的语速说道:

“此案证据还算确凿,济阴郡守衡朔治下不严,纵奴行凶,应罚金,并与那韩婴补偿。”

缓慢的语速能够给足廷尉时间思考,更能够抽出时间观察陛下的表情,看其认可,但又有些不满的样子,廷尉立刻补充:

“除了此点,那衡朔身为郡守,不思政务,反倒是远去数百里娶妻,实为废令之举,今年的上计,也应该评‘殿’了。”

正常情况下来说,上计很少有人会评价为殿,因为这是要被追究责任,给予处罚的,而且处罚的种类极多,小的是申诫,罚金,鞭杖中等的是降职,罢官,严重的举要判刑抄家,甚至有可能处死,弃市,以及族诛。

简而言之,只要工作做的没有烂到不行,人缘没有差到极致,上计基本上都会给个中等的水平,不然就算不丢官丢命,被申诫,鞭杖也是非常丢脸的事情啊!

而听廷尉这么说,汉武帝终于满意了,他道:“是该如此,给他发份申诫令,让其好好反省!”

廷尉领了命令退下,汉武帝又将目光移向了御史大夫,他看着对方,道:

“刚才朕说的这些,你可曾听到了?”

新换上来的御史大夫主张黄老,更加明确的说,他是窦系的人,汉武帝并不喜欢手下有这样的人,但他不喜欢没用,人已经在这儿,那就只能捏着鼻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