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新的办法(第2/4页)

不过可惜的是,汉武帝出于统治的需要选择了儒家,而儒家在面对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矛盾时,由于给不出解决的办法,最后只能提出‘回到过去’,并将尧舜禹禅让的事迹神话,推到极高的位置,鼓吹连君主德行都这么高了,那当时的国家一定是完美无缺的存在!

但鼓吹道德的儒家,是绝对不会提当时的生产力到底如何的,以至于西汉末期就忽悠的上下一心,将再世周公王莽推上了皇位,虽然后世经常说他是什么穿越者,可实际上他颁布的政策就是周时的古制,就是后果嘛——

呵呵。

听桑弘羊提到他认知中古代状态,脑海中跑偏的韩盈收回来自己的思绪,赞同点了点头:

“是即!”

“今古不同,对其态也应不同。”铺垫过后,桑弘羊也开始询问起来他真正想知道的问题:

“贩妇走卒与豪商之间,还有一部分商人,依民生产业而兴,家产最多不过上百万钱,说善,却还是会高价贩货,说恶,也不至于动摇一地之本,想治,又因人数众多而难以管束,继续放纵也恐成祸患,以官营作坊取代,又恐生污秽,不知韩医曹如何解决此点?”

话说道这儿,韩盈也明白桑弘羊这是什么意思了。

既然她做为女人没办法升官,那抄她现在做的作业,寻找更合适的人才培养在为自己所用,便是更合适的办法了。

这种行为说实话很有点恶心,但当她做到这种程度,分析模仿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从古至今就没少过。

别的不说,后世那些整个村、整个县统一做某个行业的事情,就是看着某个同乡靠这个发了财,然后一窝蜂的全跟着模仿,因为争夺客户最后全死了的,要多少有多少,当然,活下来的就比较厉害了,直接成了某个行业的集中产地。

商业如此,放在此处也是同样的情况,不过,她做的这些,还真不是想学就能学的。

涉及时运和人本性的东西,不是有个几千几万块钱开个店就能模仿的,后世那些有名的网购软件发展史都快被盘烂了,同类型的竞品有出现吗?哪怕是中途杀出来的拼夕夕,它的定位和某宝某京也不是一个方向的啊!

“解决不了。”

韩盈摇了摇头,想让私企不追求利润,让国企没有腐败这种事情,别说古代了,放现代都是个无解的问题,她摊了摊手:

“若有能人,便可治一时,没有的话,只会朝着越来越烂的方向发展了。”

这简直是桑弘羊最不想听到的答案,他微微皱眉,心里明白对方说的是对的,但想起宛安的情况,还是忍不住反问到:

“可宛安——”

话未说完,桑弘羊便止住了,在韩盈、县令以及刚才的娄河令这些能人还在宛安县的时候,肯定能够保持足够清明的状态,他说宛安情况就是多此一举,

“唔,是我思虑不周,由盛转衰乃万物之理,岂非人力所能逆转?不过,若无能人的话,盛期能否尽力延长呢?”

“能啊。”韩盈回答的极为爽快,这让桑弘羊有些不敢置信,自己问的核心问题这么快就能够得到回答,迫切想要得到答案的心态让他放弃了思考,而是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状态:

“还请韩医曹赐教。”

韩盈神态很是认真,她直视着对方,道:“很简单,选女人做事儿就好了。”

这是什么回答?

桑弘羊瞬间感到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愚弄,他脸色一沉,强忍着怒气说道:

“韩医曹何必如此戏弄于我?”“对我来说,想要延长盛期的办法,就是选女人做事儿啊。”

韩盈表情未变,刚才那句话算的上挪揄戏弄,不过她肯定不会承认的,充其量也就是个玩笑,她不急不慢的反驳道: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阁下说的‘盛期’实在是太宽广了,不说一一郡,哪怕是相隔两地,能够促使他们维持兴盛的原因都不相同,必须要因时因地制宜,宛安不像边郡,有蛮夷侵扰的同时,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也不像东莱,能够靠海煮盐,肥的流油,勉强靠着种植草药和行医才有了些许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