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灵魂三问(第2/3页)

从职业规划上来看,给人治病的女医,远比养牲畜进步得更快,且成就更高些。

“你的天分甚好,走医人医畜的路子都可以,只是如今更需要你来管理养鸡,可惜,对于医人,我还能有几分指点,后者就要多靠你自己来摸索,未来能从事何等事业,当什么官,也是如此。”

韩盈极为认真的说道:“不过,你也并非无路可走。春秋时,孙阳擅长相马,被秦穆公封为‘伯乐将军’,又为监军少宰,负责相马、荐马,养马之事。如今汉家不仅重视马,更重视牛羊豚鸡等六畜,御林苑中,据说有牛羊马三十万。”

“昔日县令劝桑,会请重金乡中善养蚕者传授经验,御林苑又何尝不需擅养六畜之人?现今不可为吏,是我等还未有资格,可只要继续打磨本领,终会有可行之日,只是此路极苦,魏裳你莫要松懈气馁啊。”

韩盈还真不是忽悠魏裳。

汉武帝对于人才的渴求已经达到了非常极端的地步,他曾将一个羊倌提拔到了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这个人是卜式。

卜式是个极其老实的普通商人,他擅长养羊,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把上百只羊养到了上千只,一下子成了富人,当时正处于大汉匈奴对决的中后期,听闻打仗,卜式便想捐献一半的家产,只不过当时汉武帝怀疑他有别的想法,没有接受,后来国家极度的缺钱,汉武帝就召天下人捐钱,卜式一口气捐了20万钱。

汉武帝一看,这人必须列为典型宣传,于是给了他差役、封官进爵,还赏赐十顷地,卜式不要,只想继续养羊,汉武帝没办法,便让他去上林苑放牧,卜式把羊养的极好,汉武帝问他,发现他养羊和治人是一样的道理,便给他封了县令,两处县令都做的极好,后来又去做了齐国的国相,最后被升为御史大夫。

然后卜式就因为财政问题和汉武帝起了矛盾,被汉武帝疏远了。

好在,卜式最后得了善终。

简而言之,目前的确是一个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时代,女性的身份可能会影响走到三公这种地步,但只要能力出众,该得到的官职,肯定能得到!

苦?

魏裳就有点茫然了。

她完全不知道师长为什么会这么想,虽然她现在养管那么多鸡雏是很累,而且还有点担心养出问题,但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她有新衣服穿,每天馒头吃到饱不说,饭里还有肉,隔三差五还能吃上鸡蛋——这比两年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哪里苦了?

她有点羡慕去县里当吏目的女医,不过是这些人有更高的俸禄,生活会更好而已,但这些,只要养出来鸡,师长也都会给她。

不过话说回来,抛开地位不谈,女吏的差别还不大,权不多,给的俸禄也少,但师长就不是一回事了,不管是俸禄还是权力,都远超与她,魏裳现在还能以平常心看待,但她也不知道未来自己会不会产生变化。

师长的这些话,便是给了自己一颗定心丸。

她记着自己的前程,为自己打算着呢。

魏裳心下感动,她思索了会儿,道:

“说起来,我觉得咱们县就算是养鸡也养不了太多,牲畜不像粮食,能久存还耐吃,到时候,你肯定还得让我再去养更有用的牛羊,说不定连马也可以一起养,真到时候再大规模养的话,就来不及了,若是能行,咱们明后年买上几只,先摸索着习性,到时候扩大起来也方便。”

这便是接受走畜牧养殖这条路了。

韩盈心里有些高兴:“是得提前准备起来!

她又和魏裳聊了聊各种动物的养殖细节,以及鸡雏成年的时间,以及出现的人手不足怎么解决,鸡互相争斗要提前断喙和剪羽等等,这一聊,便聊到了韩羽过来催她们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