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马斯克急了(第2/4页)

最不希望欧洲和长天科技达成合作协议的,当然是英国。

英国的汽车公寓早在几年以前就基本上垮塌了个七七八八。

英国汽车的份额当然是被欧洲和夏国和米国东洋以及南韩给抢走了。

现在英国看着欧洲的汽车份额也差不多快死掉了,当然非常的开心。

在这种背景之下,《泰晤士报》立刻就发表了评论。

《泰晤士报》:全球的汽车市场即将被夏国给统一,长天科技给了欧洲汽车行业一记下马威。

在文章之中,泰晤士报竭尽嘲讽之能,不断的挑拨着欧洲民众的神经。

好像就是只要欧洲的汽车行业,和夏国达成合作协议之后,就会有大量的夏国技术工人涌入欧洲,抢夺欧洲人的饭碗

夏国就会立刻把欧洲给统一了一样。

欧洲的经济本来就一直在恶化,几乎是到了比较糟糕的时候。

所以民众们的情绪也非常的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到了,仅仅需要一点火就能够点燃民众的情绪。

而民众的情绪就像是一个炸药桶,几乎是一点就爆。

所以《泰晤士报》这篇报道报道之后,欧洲的用户们更加愤怒了。

原本是在抗议相关部门不给他们安排工作,或者是抗疫大众的工厂,所以给他们裁员。

需求也是需求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

最后在媒体的煽动之下,变成了抗议长天科技以及夏国人抢他们的工作。

英国和米国的媒体看到之后,更是对其添油加醋的报道,唯恐天下不乱。

但是这一次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德国和法兰西等欧洲主要国家的媒体在想方设法的降火,甚至说长天科技的好话。

欧洲的经济是诚实的。

资本家的腰包也是诚实的。

现在欧洲的大量的企业出现问题,并不是因为夏国工人来抢工作,或者是夏国的企业到欧洲建厂抢机会。

而是欧洲的整体产能都已经落后的。

就算是夏国工人不来欧洲上班,夏国的也企业不来欧洲投资。

欧洲的汽车工业产品放到全世界也是卖不出去的。

而依靠欧洲这样一个小小的市场,是根本没有办法承载欧洲体积和数量都非常庞大的企业。

这是欧洲资本要面对的最重要的现实。

所以现在欧洲的工业体系是要拥抱先进的技术。

并不是一味的甩锅。

如果一味的甩锅,反而会把长天科技以及夏国惹怒。

到时候长天科技改变了谈判的条件,或者是根本不愿意和欧洲谈判,那才是真的麻烦事情。

陈潇在长泽洲,也时时刻刻能够看到欧洲的情况。

对于欧洲民众的想法和欧洲精英层的想法,陈潇并不在意。

陈潇只是一家私人企业的老板。

在乎的只是自己公司的员工,在乎的是自己的产品是否能够卖出去,以及自己的科研能是否能够继续进行。

至于欧洲的经济好不好,欧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好不好,以及欧洲的民众是不是智障,这不是陈潇要考虑的问题,而是欧洲的一些精英阶层所操心的问题。

如果欧洲连这么一点问题都处理不好。

那么欧洲的堕落是应该的,谁都挽救不了。

果然,欧洲的舆论开始引导长天科技以及欧洲一些公司和企业的友谊。

欧洲的政客们开始一点都不在乎民众们的民意了,反而开始引导民众们的民意。

果然民意就是如同一张狗皮膏药。

需要的时候就贴上,不需要的时候就扔的远远的。

但是在欧盟议会以及欧洲的汽车工业协会,欧洲的精英阶层和各大汽车企业的代表们,则是吵得不可开交。

争吵的内容就是内容要和长天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