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对王4个2全在我手里(第3/4页)

“因为消费理念不同了。”

陈潇微笑的点头说道:“就是这个道理。”

高苗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对陈潇说道:“那后续的事情我马上去办。”

在陈潇这里坐一坐,双方理论理论,能够很好的解决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抓住主要矛盾,放弃次要矛盾,这也是长天科技一直以来处理问题的方。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

尽人事,做到最优解,这就是一家集团公司应该做的。

在高苗要离开的时候,陈潇又招招手对高苗说道:“还有三件事情你要安排下去。”

“第1个就是,告诉曾国祥和敬木,长天科技的金融机构可以与海玛汽车合作,为愿意购车的用户提供无息贷款,贷款周期最长为5年,最低首付可以做到一成,当然你们一定要严格审核用户的征信情况。”

高苗听了这话之后,大喜过望。

无息贷款,而且最长周期为5年,这对愿意购车的用户是绝对的利好。

比如精英版本的海玛海越汽车,总价才13.9万,首付一成也就是1.39万元,加上汽车保险商户的,首付落地也不到2万块。

如果无息贷款5年,那么就根本就不需要偿还任何的利息,首付一成月供也才2150块钱,很多家庭还是能够负担得起的。

到时候用户就会在想,是首付一点点每个月还贷一点点,只是时间长一点,就能够购买到舒适型更好更安全,车身更长并且是生物新能源的汽车。

还是为了节约那几个钱购买必定会过时的燃油汽车?

这种贷款模式大部分的银行都不会认可,如果是汽车厂商方面的金融,则会让汽车企业的压力非常大,没有多少车企敢执行这种长期的无息贷款方式。

但是长天科技敢。

长天科技作为全球的巨无霸科技公司,拥有强大的现金流量和外汇储备。

为了管理这一部分的现金,长天科技还成立了相关的金融公司,公司有实力为旗下的子公司做5年的长期贷款。

“第2个就是放出风去,长天科技有意和国内的其他汽车公司合作,对外销售生物电池,但是该生物电池只能够应用在国产汽车上。”

杀人诛心!

长天科技这完全就是杀人诛心。

合资车企目前在国内之所以混得比较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依托于夏国广大的市场以及地方政策的支持。

当初夏国的汽车企业和外资合作是不迫不得已的事。

因为国内设计的技术不先进,生产不出让人民满意的汽车。

那就只有和外企合作。

夏国这边提供市场,海外企业提供技术。

通过这种方式,国内企业在不断的汲取海外企业的技术。

但这种合资的方式,也如同在夏国本土车企的脖子上了一条链子。

国内车企无论是在利润分配技术享有还是在自主决定权上,很大程度上要听国外的话,自己要做事情却处处掣肘。

国内车企早就希望摆脱海外企业的约束。

所以长安、沪汽等国内车企巨头才会想方设法的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汽车。

长天科技如果对外放出风声,愿意给国内的汽车企业提供生物新能源电池,但同时又要求这些生物新能源电池只能够用于国产品牌的汽车上。

那么这些合资企业的夏国方必定会考虑,是否要和长天科技合作购买生物新能源电池,以此来摆脱对外资汽车公司的依赖。

只要夏国汽车企业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必定会不断的削弱和外企之间的合作,这段时间合资企业搞的协同降价模式,必定会受到影响。

长天科技真的愿意将生物电池销售给任何一家国内车企,那么燃油车的时代必定会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