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永载历史!(第2/3页)

“终两军战于野,绞杀敌众十万,尽斩,血色遍布草原如天降血雨……军功之盛,古无有之!”

司马迁在史书上详细记录了这一战的过程,留下了异族侵汉,冠军王用计诱敌分歼对手,每战后,必斩首以筑京观慑敌,频繁用计,最终斩首百万众的记载。

这条记载将永留史册,成为兵家传奇。

这一年的八月中,司马迁回到长安,在自己的书房里,执笔又写道:

“大汉王朝击溃外族后,在元狩五年秋,将行封禅大典,再告天地。

此时汉之兴,有郡九十九地,人口亿万,有史以来,朝运无如此之盛,国无如此之广!”

“这一年,汉修筑贯通了秦岭南北的褒斜道五百余里。”

“这一年,汉发明了灞桥纸,以植物取材,书写性,韧性俱有提升。”

“这一年,桑弘羊提出盐铁专卖,也就是‘盐铁官营’,开始对盐铁税收进行宏观调整。”

“这一年,冠军王二十二岁,武勋盖世……”

一桩桩一件件,大汉在这一年发生的事,被司马迁细细的记在史书上,落笔成印,用以传世!

在西线地中海地区,西族亦已兵马全溃,不断收缩兵势。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西族收缩防线后,仍固守上埃及地区。

且有西族部众,在收缩兵势后,分兵往东,乘船经红海的狭窄海峡,登陆帕提亚国境以南山区,长途奔袭,去冲击在身毒边境的汉军。

适时汉各地战火频发,兵马全部动员,身毒的汉军吃紧,两次被西族抓到战机,成功接应了两路陷入身毒的西族部众脱困。

甚至有一路西族兵马,在两次穿过帕提亚南部山区后,摸清了地理形势。

第三次,他们斜向往东北穿插,试图对西域用兵,接应被困在草原上的西族,打汉军的背身。

不过有了前两次从身毒接应兵马的过程,第三次再来,便引起了霍去病的警觉,提前埋下伏兵,击溃了这一路西族长途奔袭的部众。

战后,霍去病和卫青皆感觉西族似乎有了变化,不再是一盘散沙。

汉军的中军大营,霍去病盯着作战地图。

图上勾画着西族近来数次奔袭的行军轨迹。

他可以确定西族有了新的统帅,其用兵纵览全局,具有比大统帅更好的指挥能力。

两次战略奔袭,都抓住了汉军的空子,从身毒接应出去的西族部众,多达十余万。

对整个战局来说,西族的大溃已不可动摇。

但暗中有人接手西族兵马,在局部保全了西族的有生力量。

汉军全力清剿各地之余,霍去病亲自去了趟上埃及,想将对方隐藏的新统帅揪出来。

但西族退守上埃及后,把侵占地中海周边所获战俘,大量运走。包括西族自己的兵马,也都陆续离开,失去了踪迹。

与此同时,西王母仍在试图找到西族的祖地。

敌我两方,正展开新一轮的较量,只是攻守之势颠倒。

西族成了小心翼翼,隐藏行事的弱势一方。

那位新晋接手西族的兵马统帅,始终没露面,躲在暗中。

他在等待着仙主的复出。

时间来到八月末,盛夏的尾声。

此时距汉军击溃仙主,全力追缴西族残军,已过去近两个月。

各地西族几乎被斩杀殆尽。

这宣告着战争进入尾声,汉迎来了休养生息的时刻。

二十二岁的霍去病,在九月初回到长安。

皇帝正在全力筹备封禅大典。

战后初定,皇帝连下十一道圣旨,封赏军中各部,各将领。

这时的大汉,处在国运最鼎盛的状态。

九月长安,仍残留着盛夏的暑气,天气炎热。

冠军王府,喜气洋洋。

汉军在长达数月的激战后,除西线大军未归,大部分军伍将领轮休,一批批的回到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