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第2/3页)

“吴国来人?”

“回君上,战车数辆,四马牵引,甲士逾百。”侍人伏身在地,语速飞快,口齿十分清晰。

君臣对视一眼,令尹心生诧异,惊讶于来得如此巧,楚煜却是笑了。

“来得正好,宣入宫。”

“诺。”

楚煜又唤来一名内侍,命其往偏殿传话:“请公子峦来正殿。”

“诺。”

侍人领命离开,脚步声很快远去。

吴国来人即将入宫,公子峦转眼将至,余下的时间不多,楚煜无意卖关子,索性长话短说:“齐吴两国有盟,多年往来密切。然吴国有摇摆之意,多次联系我国,盟约随时将破。我困公子峦在越,吴使至禹州,借机诱之以利,慑之以威,由其出面引齐国入局,应能事半功倍。齐、楚日前结盟,齐插手魏国,楚该当如何?”

楚煜三言两语说明情况,令尹立刻掌握重点,随后提出担忧:“此计虽好,仍存隐患。吴国若是执意不肯,或是表面答应,转身就告知齐国,该如何处置?”

“吴有争强之心,否则不会生出背盟之意。只需动动嘴就有利可图,怎会不为之所动?上京使者还在城内,借他之口传魏麻价贵,就算齐不入局,上京贵族也会蜂拥逐利,魏在劫难逃。”楚煜笑容明媚,不见一丝狠辣,仿佛在闲叙春光夏花,而非灭国之策。

诱吴以利,慑之以威,再借吴国之手引齐国入局。

单信被家族舍弃,此前发誓效忠楚煜。借他之口传出流言,定会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取信于人。以上京贵族的贪婪,必会成为一把好刀。

“麻贵谷贱,魏人必舍粮谷而种麻。民无粮则乱,军无粮则怠,国无粮则弱。无需动兵戈,一至两载可成事。”楚煜提起一支笔,随意转动两下,轻松折断笔杆。如同魏国的命运,操控于股掌之间。

“君上英明。”令尹赞叹。

“计出晋君,我不过完善一二。”楚煜靠向桌案,想到信鸟带回的书信,笑容愈发灿烂,“晋君日前书信于我,有意在近期一晤。此计当速行,不好拖延。”

听完楚煜的分析,令尹慨叹之余不免心存担忧。

窥一斑而知全貌,晋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君上智慧绝伦,断而敢行。两人若为对手,胜负在伯仲之间,注定两败俱伤。

所幸两国定有婚盟。

短短数息之间,令尹脑中闪过多个念头,最终得出结论:先君高瞻远瞩,非常人所能及。

目睹令尹神情变化,隐约猜出他的想法,楚煜莞尔一笑,并未多言。他留令尹在大殿,召人送上茶汤和糕点,等待吴国使臣和公子峦到来。

“新送到的茶,令尹尝尝看。”

“谢君上。”

迥异于楚煜和令尹的轻松,公子峦随侍人前来正殿,一路上忐忑不安,样子忧心忡忡。

邳城下一战,他没能捞到半点好处,反而损兵折将,被强行请到禹州城。

楚煜没有苛待他,反而衣食优厚,待遇不亚于吴国宫内。只是无法对外联络,也不能离开越侯宫,形同软禁。

公子峦数次求见,结果都被拒绝。

见不到楚煜的面,他实在没有办法,主动提出赎金,愿意以城池换能回国,对方依旧不置可否,没有任何回应。

日复一日,他心中惴惴,夜间辗转反侧,肉眼可见变得憔悴。

就在他无计可施,几乎要陷入绝望时,侍人突然出现在偏殿,传话楚煜要见他。

“君上召见。”

公子峦大喜过望,腾地站起身,因激动脸颊泛红。

等他走出殿门,随侍人穿过回廊,来到大殿门外,兴奋骤然冷却,发热的大脑冷静下来,不安重新涌上心头。

这种不安持续扩大,直至他看到对面行来三人,登时变作诧异。

“随礼令?!”

“见过公子。”

吴国礼令随伟站定脚步,叠手问候公子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