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3页)

宣夫人出身雍氏,一女乐。

兰夫人出身娄氏,曾得一子,殇。

嫣夫人出身田氏,无所出。”

智弘提笔记录,落下最后一字后蘸取墨汁,却不见智渊再言。

“父亲?”

“足够了。”智渊取过竹简浏览,确认无误后还给智弘,“安排人手送往公子处。开库房备彩宝珠玉,绢帛丝绸,想必用得上。”

“诺。”

智弘拿起竹简,起身退出室外。

穿过廊下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些许凉意。

他停下脚步,驻足望向庭院,目视枯叶飘落枝头,脑中灵光闪现,当即有所顿悟。

内宫前朝不可分。

智渊点出几人,除丽夫人之外都出身旧氏族,同以有狐氏为首的新氏族矛盾不小,数次针锋相对,却因晋侯偏帮败下阵来。

“结交卿大夫势必引君上猜忌弹压。礼待庶母则无可非议,合情合理。”

通过赠礼也可向几位夫人背后的家族展现态度。

公子长登位,旧氏族更会遭到排挤,权势迟早被瓜分殆尽。公子珩身为嫡子,主动释放善意,孰轻孰重,如何选择,答案分明摆在面前。

“公子聪慧。”智弘感叹一声,顿觉畅快许多。

未知何时,智渊也走到廊下,同他并肩而立,沉声道:“公子珩幼年往上京为质,艰难不必赘言。归国途中连续遭遇刺杀,可谓险象环生。若无智慧,如何平安?”

“父亲,是我愚钝。”智弘退后半步,表情中浮现惭色。

智渊手抚长须,昂藏身躯挺直,似猛虎欲再啸山林。

苦等许久的机会终于来临。

经年的沉寂之后,智氏也该脱出藩篱重归权力中心。

“送信人仔细安排,另择甲士百人,前去护卫公子。”

“诺。”

“让智陵同行。”智渊又道,“先成刺杀公子,事同谋反。先氏依附有狐氏多年,甘为走犬,理应坐实罪状送其一程。”

听到先氏之名,智弘下意识按住断臂。回忆起十年前的背叛,他不禁冷笑,眼底凝出杀意。

兄长的死,他的断臂,还有族中儿郎的性命,事到如今也该算一算了。

父子俩商定,智弘亲自安排。

智陵和智泽被召至父亲面前,各自得令,一人随甲士出发去见林珩,当面送出竹简,另一人帮忙调拨物资人手。

两名骑士入城半日,简单用过食水,又一次策马出发。

和来时不同,两人身后跟随一支数百人的队伍。甲士队列森严,手持长矛林立。运送珍宝绢绸的马车排成长龙,追随骑士出城,一路向预定地点行去。

大雨已经停歇,暴涨的河水却迟迟不退。

滦河上游,林珩一行进入边城。

城墙遭遇火焚,墙头漆黑一片。部分女墙出现裂痕,滚落烧焦的土块。城内建筑大多完好,仅有靠近城墙的房屋被烧毁屋顶,简单修缮之后仍能居住。

县大夫先成已死,县中主簿请缨梳理城内,重建城中秩序。

在先成的压制下,主簿本领难以施展。如今得到机会,展现出的能力令人侧目。调拨人手、统计物资、修缮房屋,桩桩件件安排得井然有序,才能非同一般。

林珩要搜集先氏罪状,城民不敢告,主簿主动接过此事。不过一日时间,记录的竹简就堆成小山。

“陶荣,陶氏旁支?”见识到此人能力,林珩心生招揽之意。

陶荣被召唤前来,心中早有准备。听到林珩的问话,他不慌不忙,应对得体:“禀公子,荣祖为陶氏庶子,分支后移至边城。此地本属我族,后被有狐氏强夺,交给先氏掌管。”

“既为强夺,先氏为何用你?”林珩直言不讳。

“先成此人志大才疏,赴任后横征暴敛引发民乱。为消弭祸乱稳定城内,他不得不用我。”陶荣一派坦然,没有任何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