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登基前夜(第3/5页)

朱元璋这一番话,是点的朱英,也是给三王留个情分,虽说对老大,包括大孙有所偏爱,但也是一直心心念念着家庭和睦。

对于朱英的回答,朱元璋也很满意。

继续道:“老二啊。”

朱樉赶忙应道:“儿臣在。”

朱元璋仔细看了看朱樉,而后叹气道:“除了你大哥外,你是咱最看重的,且你也是众王之长,理应是做个表率。”

“然而,你却是让咱最是失望的那个,自小聪慧,能文能武,可偏偏是心思暴虐,不懂人性,不体天心,与那邓氏合谋,做一些丧心病狂的事情,简直是天怒人怨。”

“便是现在,依然恶性不改,虽说有几分收敛,但也仅此而已了,若是你能像你大哥几分,咱……”

说到这里,朱元璋略微停顿。

其实按照继承制,在老大朱标之后,朱樉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可是朱樉的脾性,让朱元璋深刻明白,若是让他上位,那大明估摸就跟秦朝差不多,二世而亡的可能性很大。

这个祸害,是个妥妥的草菅人命的暴君。

听到这里,朱樉也有几分内疚。

其实他对皇位还是有些想法的,说完全没有想法,那当然是不可能。

只是朱樉虽暴虐,但不傻,他知道父皇不可能把皇位给自己,因此哪怕是大哥朱标薨逝后,他也没动过对皇位的心思。

且就那个时候来说,他还是在京师被禁足,若不是大哥朱标的劝说,怕是都已经贬为庶人了。

“儿臣不孝,让父皇劳心了。”朱樉也怕这个点惹父皇生气,乖乖回道。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往后那些臭毛病,是要改改了,若你不是咱的儿子,真就是车裂十次都不够的。”

“唯一让咱感觉还算欣慰的,也就是尚炳那孩子不像你,你去了东胜神州,就好好善待百姓,让尚炳主事,切莫要最后给咱闹出笑话来,可是明白。”

对于父皇的提点,朱樉立即点头道:“谨遵父皇教诲。”

朱尚炳,还有其他的皇孙们,早期都是在宫里读书学习,待稍微长大一些后,才会离开皇宫。

因此朱尚炳并不像朱樉那般暴虐,所以朱元璋明白,治理藩国的事情,最后肯定还是落到朱尚炳孙子身上。

对于老二朱樉,朱元璋完全没有期待。

点了老二后,便是老三了。

“老三呐。”

“儿臣在。”

对于老三朱棡,朱元璋就欣慰许多,虽然朱棡的性子比较骄傲,但这并不算太大的问题。

如果朱棡是老二的话,那么朱元璋就会考虑其继承皇位的可能了。

只是,他毕竟是老三。

“咱对你还是比较放心的,咱也没啥要交代你的,去了东胜神州,便好生经营,若是有何难处,便是给你大侄提。”朱元璋略带欣慰的说道。

历史上朱棡就活了三十三岁便病死了,这让朱元璋非常伤心,大致是因为朱英的缘故,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

洪武二十四年前,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朱棡节制。

在军事之上,可见朱元璋对朱棡的重视。

哪怕没有朱英,若是朱棡不病死,那么朱棣也没可能靖难成功。

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朱元璋就是用朱棡来制衡朱棣。

“谢父皇夸奖。”朱棡笑容满面,眼神略带几分得意的看了一眼朱棣。

他反正跟朱棣就没对付过。

说完了老三朱棡,朱元璋把目光落在了老四朱棣的身上。

“老四,你是最类咱的,也是让咱一直很满意的,不管是在性子上,还是在处事领兵上,咱对你都没太多可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