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准备带朱元璋坐火车(第4/4页)

黄观躬身道:“此事臣还未于太孙上奏,因此不敢私下行事。”

工部之所以还未如此做,是因为此事涉及到了太孙。

毕竟车厢的单独打造,这个方案是太孙提出来的。

科研司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于是推翻了太孙的定策,这就相当于违抗令旨啊。

没有太孙发话,哪个工匠敢于对太孙定下的方案进行改革。

朱英想了想,说道:“京师这边的火车,可以按照你们提出来的方法去做,其他地方的车厢连接,可以在其中做一个牵引器,缓冲车厢之间的冲撞。”

“包括连在一起的车厢,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去缓冲火车行驶过程中带来的冲撞。”

朱英开始向黄观讲述车厢挂钩的制作方式。

挂钩用钢铁铸造,像两只拳起的手,分别安装在车体两端,两只“拳手”用力一碰,就轻松地先分开再紧紧地钩死一起。

这就是后世火车车厢牵引器的大致方案。

朱英讲述并不算太清晰,主要是这挂钩并非是一体,而是多个部件组成,还需要去尝试制作。

其中关键是活动的挂钩,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火车行驶的压力。

京师这边可以用整体的火车,但是在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黄观很好的体会到了太孙的意思,很多东西就怕是没有思路。

朱英只需要提供一个思路的方向,黄观这边就能造出来。

挂钩的原理,在木匠这边并非是不可完成。

“半个月,能完成否。”朱英问道。

黄观当即表态:“请太孙放心,必定完成。”

朱英点点头。

到了那时候,他就能带老爷子一起坐火车了。

如此想想,心里也有几分激动。

等火车在大明四处建设起来的时候。

旅游,将会变成非常热门的话题。

前世朱英小时候才坐过绿皮火车,后来就被高铁代替了。

没想到在这大明之初,自己还能再次坐上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