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定海舰问世(第2/4页)

“你倒是提醒我了,这天气太热了,让人准备些西瓜,赏给下边的匠人们,免得中了暑气。”

朱英摆手拒绝,让人找了条椅子,就坐在椅子上看着下边,吩咐着说道。

西瓜自南宋后就在中原地区大规模种植,现在也不算太过昂贵的水果。

只是作价数十文一斤,不是富裕人家也不敢吃。

郭忠很快就带着宦官运来了大车的西瓜。

走到大坑边高喊道:“太孙令旨,今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念及施工不易,特赏赐西瓜三大车以供解暑之用。”

听到这话的匠人们,当下齐齐跪地大喊:“谢太孙殿下赏赐。”

这等夏日之中,从早上天未亮就开始干,到现在已经是日中,朱英就让匠人们吃瓜解暑。

如今的西瓜没有后世那般甜,但对于匠人们来说,这可是最好的东西。

一口西瓜下肚,整个人都精神许多了。

许多人一边在吃的时候,一边还会念叨着感谢太孙之类的话语。

略作歇息后,匠人们干活自然更为卖力起来。

偷懒的小技巧在这个时候早已经抛诸脑后。

正午还未过去,蒸汽机就已经安装在了船舱之中,船底也用铁板打好,彻底完工。

这蒸汽铁甲船在造型上,还是比较难看的。

比起宝船来说,简直是丑小鸭跟白天鹅的区别。

铁皮是匠人们一锤锤打造出来,当然不可能说光滑,铁皮和铁皮间,用铆钉固定在船体上,因此留下了许多钉子的痕迹。

黑不溜秋的样子,完全是个铁疙瘩。

唯有船上的风帆说明这是个船。

在船体的后边,就是螺旋桨了。

这就是连接蒸汽动力所在之地,等到蒸汽机发动起来,螺旋桨就能给大船提供足够的动力。

制造这螺旋桨,可是个不小的功夫,那是十多名铁匠大师傅千锤百打而出,而后通过不断的打磨,校准。

在没有车床的现在,几乎高精度的东西,都是靠手搓完成。

也就是大明才能这么干。

其他小国完全没有这个能力。

大坑里,匠人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做完,这是蒸汽铁甲船的最后一步,抹油。

长期在水中,铁皮会很容易生锈,用油脂布来回擦拭,有很好的防锈效果。

这些铁皮已经是保养过了,大规模抹油是为了给先前装订时损坏了油脂进行填补。

“殿下,现在可以开闸了。”

大坑里的匠人们全部都上来后,黄观在旁边说道。

京师造船厂就建造在河边,采用的是船坞式。

也就是在河边挖上一个大坑,然后搭建船坞,平时造船就是在大坑里进行。

像是京师造船厂这样的大厂,还会单独修建两条河道出来,砖石砌成,外河道制作大闸门。

待坑内的船体制作好后,就开闸防水,将河道的水引入进来。

水满之后,船就能顺着河道进入河内。

等前边的闸门关闭后,再把后边的闸门打开,将水引入下流排干,大坑就能继续造船。

“开闸吧。”

朱英说话的时候,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太孙有令,开闸!放水!”

随着高喊声响起,在闸门两侧的力士开始转动轮盘锁链。

锁链逐渐升起,带动巨大的闸门。

如同洪水一般,河道的水汹涌的灌入,飞快的填充整个大坑。

逐渐的,蒸汽铁甲船缓缓浮起。

这引来一阵阵惊呼。

受制于知识的局限,其实很多人虽然参与了打造,但心里头一直有个疑惑。

包裹着铁皮的船,难道就不会沉下去吗。

连外边都装上了铁皮,这要是沉下去了可咋整。

而现在,浮起的铁船是最好的证明。

这如同是神仙显灵般的景象,让不少匠人跪地高呼太孙殿下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