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四大藩王的谋划(第3/4页)

“这样咱们出货的数目,怎么可能瞒过太孙还有父皇,怕是他们手里的账本比我们自己都要清楚。”

朱英掌控着大量的商业情报,这在历史上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非常骇人的事情。

矿藏的交易根本瞒不过朱英手里的情报渠道,因为他们最终只能是销往大明。

现在的世界上能够大规模购入矿藏的,也就只有大明了。

其他的国家即便是需要,也吃不下这么多的货物。

如果是从前,还能通过高丽的商路销售到草原上去,但是现在草原的商业基本上已经被大明覆盖了。

况且这等卖国的行为藩王们是没法干的。

如果某个藩王有这样的行为,那么肯定是瞒不过其他的三个藩王。

一旦举报到京师父皇那里,百分百是要被剥夺藩国,贬为庶人,实属得不偿失。

这些底线问题,是藩王们所不能触碰的。

“你可有想过,即便咱们的买卖不能瞒过太孙,但一直进行得这么顺利,这又是为什么?”

“这说明太孙并没有太过于把控这块的事情,或者说也是默许,只是最近大家确实过分了点,这才是被敲打一番。”

“看似是父皇的谕旨,其实就是太孙的意思,如今大明发展到现在这般强盛繁荣,父皇早就已经是对太孙言听计从了。”

朱棣直接是把话给点明了。

其实这话也就是说给齐王朱榑听的。

比起几个哥哥来,齐王朱榑显然政治头脑还是有很大的欠缺。

朱榑现在还是有些迷。

他感觉几个哥哥说了半天,好像就跟没说一样。

转来转去说到底还是要调兵,矿藏这块也要减少私吞的数目。

好像并不是很复杂,为什么感觉从几个哥哥的口里说出来,就觉得很是复杂?

朱榑这个时候干脆老老实实的闭口,听着几个哥哥聊算了。

反正就现在的藩国上来说,自己的规模是最小的,他们斗得如火如荼,也跟自己没啥太大的关系。

“老四,大小琉球国那边联络得如何了,现在没有什么问题吧。”朱樉突然开口问道。

朱棣回道:“事情并不是很顺利,除开中山国愿意答应跟我们合作之外,山南和山北两国并不同意。”

“说是这样的事情必须是通过大明朝廷的旨意才行。”

朱棡闻言冷笑着说道:“看来他们还是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既然不想跟我们合作,那么就没有留着他们的必要了。”

“尽早准备一下,帮助中山国吞并其他两国,这也更加方便我们行事。”

“当初我就是说了,三国矛盾太多,更加容易坏事,不如是一国来得简单许多。”

朱樉微微点头:“那就这般定下吧。”

随后转头看向朱榑,说道:“老七你最近左右也是闲着,就负责此事吧。”

朱榑转头看了朱棣,朱棡一眼,只能是无奈的点头。

说他闲着,是因为没有参与到矿藏的争夺中去,基本上藩国边境发现的矿藏都让了出去。

不让也不行啊,朱榑可没有跟哪个哥哥去斗争的勇气。

从小的身份地位上,大家就没有在同层面上。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立下大功的时候,朱榑还是跟在四哥后边听指挥的。

二哥三哥就更加不用说了,小时候没少遭欺负,这属于是童年阴影系列。

所以朱榑干脆在倭国就直接躺平了,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也不帮保持中立。

日子也算是过得快活潇洒。

“行,我会派自己的心腹过去处理此事,只是关于兵员船只这块,就劳烦几位哥哥多多帮助了。”

朱樉点点头,说道:“每人两千兵,三条船,有个八千兵力对付两小国绰绰有余了。”

几位藩王自然是没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