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注意细节的朱英(第2/4页)

他知道,自己的女儿,终于是原谅自己。

看着女儿两鬓,已然有些许白发。

自己老了,女儿也大了。

……

吕氏的消息传到朱元璋这里的时候,正好是在跟大孙谈论关于律法的事情。

便也知晓以吕氏现在的身份,去亲自找商人求情,也算是极为难得了。

便就对大孙道:“她也是个苦命人啊,咱也明白,你没有为难过她,允炆那边也很是照顾。”

“商会那边,你便去说一声吧,能帮忙,便也就搭把手。”

其实朱元璋对于吕氏,还是很理解的。

大孙最让朱元璋感到舒服的一点,就是在入宫之后,从来没有为难过吕氏。

自己的这个儿媳,朱元璋很能理解,她是真的对于老大极为相爱。

在老大去的时候,麾下的太监就传来过消息,吕氏曾经动过陪葬的念头。

只是最后放弃了。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在朱标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其与朱标第三子出生,名朱允熙。

是以朱标去世时,朱允熙还未满周岁。

不过历史上的朱允熙结局并不是很好。

原本被封为徐王。

朱棣夺取皇帝位后,被降为敷惠王,和吕氏一起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墓。

两年后被改封为瓯宁王,世奉懿文太子之祀。

又过两年,府邸火灾,被烧死,时年十六岁,谥号哀简。

府邸起火被烧而亡这等事情,也没什么需要多想的。

当然,那一把火,也同时是烧死了吕氏。

朱元璋其实还是很喜欢自己这个儿媳的。

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吕氏的贤惠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朱允熙并在幽禁期间,并没有受到什么名师的教导,朱棣自然也不可能给他安排什么老师。

便就是吕氏亲自带着教导,长大的朱允熙依然是极富才学,且风度翩翩,对于政治也是极有见地。

这也让朱棣生了忌惮。

此时朱棣登基四年,传承了朱元璋的性格,朱棣也是极为猜忌,多疑。

且皇位尚且不算稳固。

但凡有任何可能涉及到皇位这块的,朱棣必然是毫不留情。

无法明着杀,那便只能是暗中来了。

不过此世有了变化。

朱英的归来,让大明传承有序,自然不会生出这些事情。

听到老爷子的话,朱英心中也有几分感慨。

从地位上来说,朱英应该是跟吕氏在对立面的。

其实最早入宫的时候,朱英对于吕氏也有几分排斥。

心中便就等着吕氏的招数。

然而直到如今,吕氏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甚至是任何话语中有过对自己的诋毁。

朱英便就明白,是自己多想了。

直到看到吕氏的第一面,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其可以在常氏之后,得到老爷子的认可,从而扶正成为太子妃。

朱元璋这辈子什么人没见过,能够得到其认可的儿媳,尤其是自己长子儿媳。

必然是经过了严密的考察。

人品,道德,性格,乃至于才学更方面,都有着长期的监视。

这可不是说常氏去世后。

而是从吕氏入宫开始,便就一直有所记录。

否则娘家势力单薄的吕氏,哪里有可能被扶正。

明初这个年代,所有皇子皇孙的正妻,就没有不是门当户对的。

也就唯有吕氏这么一个特殊,且还是太子妃。

“爷爷放心,孙儿这边自当会有所安排。”

朱英开口应道。

原本让朱允炆去占城,朱英也是有照顾的意思。

对于这个同父异母,历史上只是干了两年皇帝的弟弟,朱英也没有那么多的排斥,或者说非要搞什么针对。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时候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