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卫所调动(第2/4页)

这些军户是有自己的土地,每月也有固定的月粮,负责屯田的军户,要每月按时上交军粮提供给守备军以及地方的官吏。

利用这个法子,明朝在地方上也维持了强大的军力,并且还顺利开垦不少的荒地。

现在兵部突然下令,要进行一个切换。

便就是把相邻的卫所之间的军士,进行一个短期的流动操练,这让所有的卫所指挥使,都有些害怕。

他们害怕的,不是自己权力的流逝。

而是担心自己贪污的事情,被传了出去。

其实卫所本来就有轮番换班的制度。

轮番换班的意思,这是明朝为了保证卫所的战斗力而制定的换班的制度。

规定各卫所军队轮番赴京编入京城操练,以保卫京师或备出征,又名“京操”,以后遂为定制。

但这也的换班制度,是在卫所都指挥使的带领下,统一到京师来驻守,操练。

对于指挥使们来说,还是自己在带兵,属于一种可控的行为。

现在从客观的角度上看,跟换班差不多的意思。

但麾下的士兵,发生了变化,自家的千户,在这个时候,要听从别的指挥使安排,这可就不行了。

须知在指挥使之间,可不是说一片祥和,恩恩怨怨的,多不胜数。

比如这个卫所的看不起那个卫所,亦或是曾经一些武官,在平定天下的时候,累积下来的积怨。

就目前来说,但凡是卫所的指挥使,就没几个不贪的。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像是蓝玉这样的大将军,凉国公,都带头强占过民田,下面的那还不是说有样学样。

这其中最大的矛盾,其实说到底还是在于利益。

本来吧,卫所指挥使吃大头,下面的千户,百户,吃小头。

这吃的,便是底层军士,军户的军饷。

可现在千户们去了别的卫所。

没地方下手了。

军户,大多数就是军士们的家属。

对于之前已经习惯的千户,百户来说,下边的弟兄,也不可能有什么意见。

可现在人在外地,就得要担忧一个事情,自己家的军户,会不会被新来的千户,百户给剥削。

那岂不是被别人抢了饭碗吗。

而自己这边,又因为陌生的环境,一下子不好下手,上头还有指挥使呢。

每个卫所,都有着自己的规矩。

有些卫所狠一点,但也有些卫所贪污的情况比较少,这就会造成一个不平衡的体现。

所以,问题就出现了。

这几天,五军都督府,已经收到了但凡是有调动的卫所,所投来诉苦的信件。

傅友德也有些无奈。

说道:“我劝你们这次,还是消停一点,可别把事情闹大了,这对大家都没好处。”

“别说是你们,即便是京卫这边,也都是这么一个情况。”

“嘴上注意着点,这等事情,是兵部能弄出来的吗。那兵部尚书茹瑺,何曾有过这个胆子。”

“我们五军都督府,可不是摆设,朝堂之上,可不是他兵部尚书说了算。”

“老夫还是正一品呢,但是这件事,我得告诉你们,谁也没法阻止。”

说到这里,傅友德微微停顿了一下,小声道:“这可是太孙殿下的意思,陛下同意了,才让兵部去做的。”

而后指着方才说王八羔子的指挥使骂道:“就凭你刚才那句话,若是传了出去,别说这身官衣了,脑袋能不能保住,都是一个问题。”

听到这话,刚才说话的指挥使,不由得脑袋一缩。

能够担任到卫所指挥使这个职位,自然都是曾经为大明立下过不少的汗马功劳。

基本上大明各地,多数的卫所指挥使,都是在大明立国之前,就已经跟随朱元璋征战过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