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三分倭国的想法(第3/6页)

听到朱英的解释,在宦官的倒酒下,众藩王也开始吃酒起来。

而这个时候,齐王朱榑早已经两盏下去,面色变得很是红润。

朱英显然还是很会掌控气氛,在酒过三巡后,大家的关系都变得热切起来,就连原本一直想当透明人的朱棣,也似乎稍稍舒展了开来。

随后,朱英端起酒杯,遥对朱棣道:“这一杯酒,我须单独敬四叔,若是没有四叔,哪有我今日的现在,各位叔叔可是不知道,当初在北平呀,四叔是极为强烈的邀请我到京师来。”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不想来呢,实在是四叔太过于热情,这才到了京师。”

“到了京师,四叔还给我安排店铺,这点二叔和三叔是知道的,平安茶楼,可一直都是四叔的产业。”

“更何况到了现在,我那茶楼一份赁金都没给四叔,倒是我的不是了,四叔,这杯侄儿单独敬你,感谢四叔对侄儿的关照。”

眼看朱英端起酒杯,朱棣哪敢怠慢,连忙也是端起酒杯。

看朱英就要一口闷,便也只能随着一口闷,还得说着:“皇侄客气了,相信在座的各位,无论是谁一眼看到,都绝对会认为和大哥脱不开干系。”

“当时我就心中起疑,便就想发设法的将皇侄请到京师来,不瞒皇侄,当时我还以为是大哥的私生子呢,没成想竟是我从小便就抱过的亲大侄子。”

“说起来,若不是父皇亲自验证,连孝陵都给挖掘开来了,我还真不敢相信。”

连喝几杯白酒的朱棣,显然也有些上头,面色红润,说话的时候,也没了之前那般忌惮,反而显得有些感叹。

抛开关于皇位的事情,这话也算是朱棣目前比较真实的内心感受了,只能说是一句世事无常。

眼看感觉差不多到位了,朱英便就笑着对朱棡问道:“三叔,在沿海那边打倭寇的日子,可还是习惯。”

朱棡闻言,笑着回道:“比不得四弟呀,浙江沿海的倭国算是少数目的,山东沿海才是大头,听说四弟那边,可是平了不少倭寇,怕是有数万人。”

说到这里,朱棡的语气稍微就有点阴阳怪气了,道:“这倭寇还真是人多,全都跑山东那边,我在浙江沿海一代,前后抓起来杀掉的倭寇,连一千都不到,山东那边却有数十倍。”

“之前我还抓了一批倭寇审讯,详细的了解关于倭国的情况。”

“只是那些倭寇果然是非常的狡猾,竟敢欺骗于我,还骗我说,这次来我大明的倭寇,前后全部加起来,也只有一万多人。”

“这不是胡说嘛,关四弟那边都已经处死了两三万了吧,我听说后来还有大量的倭寇前去高丽那边的对马岛支援,怎么着都得是三四万人。”

“这些个倭寇,真是可恶,还串通口供,我连着审讯了上百人,都是这么一个说辞,假,假得很!”

这话一出,众多藩王怪异的看了一眼朱棣,其实这样的事情,多数藩王都是心知肚明的。

尤其是齐王朱榑,也没有过于在意。

虽说都是藩王,这治下的都是大明百姓,可别指望有多么爱戴百姓。

杀良冒功这样的事情,在军中已经算是个惯例了,从古至今,几乎都是如此。

不然军功怎么来,就算是领头的将军不想这么做,下面的属下,大致都会如此。

对于很多屯田兵来说,上战场可不是为了什么家国大义,保家护国,一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大字不识几个,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觉悟。

一则是朝堂的命令不可违,兵役这种事情,逃掉可是要杀头的。

二则上了战场,若是有斩获,那可都能领赏钱的,有时候打了胜仗,还能偷摸拿点钱财。

就算是打了两三年,回家带了几十里银子,那往后也是开开心心本小康,活得滋润,至少家里头都能吃上一口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