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整合(第3/4页)

老妇人一见儿子,哭着扑了上去:“你可算来了!”

祝缨看那儿子,倒是穿了孝,孝服底下的衣服也是灰扑扑的。他比他的母亲要斯文一些,先与里正、族老拜见了姚辰英。姚辰英道:“还不拜见节帅?!”

三人再叩头,那边士卒也先向何将军行礼,再拜祝缨。

祝缨道:“人都来了,就一个一个地说吧。”

那家儿子道:“大人!他们本该保境安民,却残害士绅!”

“咦?”小冷将军发出疑惑的声音,将这母子俩又打量了一番,真不像个士绅的样子啊!

士绅,不说一身绫罗绸缎,金玉佩饰,至少得光鲜一点。哪怕穿布衣,也得整齐。这母子俩有点不伦不类的。一般而言,地位越高,衣袍越宽大、下摆越长,母子俩的衣服不是短打,但也不够宽、长。只能说补丁少,比较新。

他又看那个里正,又看族老,二人就比这“士绅”更像样一点,族老还穿了件绸衣。

母子俩还瘦,一看就是长年饮食不够滋润的样子。

这儿子要不说,大家真当他就是个农夫。

幕府里几个国子监出身的属官都露出点同情的神色来,也觉得一个人“耕读传家”,又不畏惧官军,是个有骨气的人。他们齐刷刷地看向祝缨,眼露恳求之色。

里正苦哈哈地说:“他家只是……简朴……”

简朴二字说得异常的勉强,其实就是吝啬。族老道:“要不是这么俭省,也攒不下这么大的家业呀!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才有今天,好容易把孙子送去读书,眼看有出息了,他自己却死了。”

这一家是很罕见的、靠自家努力变富裕的人家,老两口一辈子辛苦,一年中只有过年能买二斤带骨的肉,天黑了别说只点一个灯芯,人家压根就不点灯的主儿。儿媳妇都不是聘的,而是养的童养媳,八、九岁上到了他们家就开始干活,还能省一注聘礼。女人在家只能喝粥。柴刀锈断了都不舍得换新的。就为了省钱买地。

这家母子哭得天崩地裂。

那一边,士卒也大叫冤枉:“是他们要讹我们!一只鸡他们敢要一贯钱!”

老妇人道:“那是我家养了两年的,吃了我多少谷子?我们又吃了你们一吓,要请神压惊。”

姚辰英的脸也僵掉了,这还真是要讹啊。

祝缨对那个开口的兵道:“你从头说起。”

“我们赶路肚饿,去寻些吃的是真,拿了他家的鸡是真。可那老东西……我气不过,就……”

小冷将军道:“尸身在外面,你莫撒谎,是真是假一验便知。”

“就一脚踢开他,回营了。”

老妇人道:“他们还抢走了我的鸡!”

祝缨道:“尸首呢?”

尸首被抬了进来,没有别的伤,老头儿被踢断了肋骨,断骨刺破了内脏,人就这么死了。

母子俩又哭了起来。

吴沛喝道:“肃静!”

幕府所有人中,他是到得比较晚的,虽然是同乡,之前与祝缨也没什么交集,因此比较小心,一直安静沉默。现在却是忍不住了!

一只鸡,要人家一贯钱!不打你打谁啊?!吴沛他们家,厨房报账也不敢把一只鸡报一贯钱的。

中军兵力原就少于左右两路,收伏他们本就困难,但为了军纪,又不能不罚这扰乱地方的事儿。何况刺史还是郑相公的表弟!

节帅名为主帅,其实对下属、地方,两处都不能得罪得狠了。

吴沛都为祝缨着急。

何将军抢先道:“节帅,虽是我的兵有错在先,但这事儿不能全赖他们吧?”

姚辰英道:“话虽如此,人命关天。”

双方都看向了祝缨。

大敌当前,方略还没有布置,都看着祝缨。

祝缨道:“知道了。”

还是路丹青小心地说了一句:“义父,那要怎么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