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动员(第3/5页)

郑熹的眉头又皱紧了。

…………

祝缨出了郑府又去陈府。

陈萌正因祝缨被郑熹截胡而扼腕,对妻子抱怨道:“郑七好不晓事!便是丞相,也不能这样的对朝廷大臣。他又不能真心对人,却又将人霸着不放。”

陈夫人道:“他们有渊源,情份与别人不同。”

“咱们与三郎的情份才是与旁人不同呢!当年……算了!”

发了一顿牢骚,再听说祝缨来了,陈萌忙说:“快请!”他衣服换了一半就要往外跑,陈夫人道:“你这不像话!请他过来就是了!”

祝缨于是直入后堂,先拜嫂夫人,再听陈萌说:“郑七今天脸儿不对,他想干嘛?不放你走!”

祝缨道:“他担心府里太夫人的病……”

陈夫人还在想这两句话的关系,陈萌一听就明白了:“怎么?他要托孤呐?”

祝缨道:“已经说服了,户部那里我也安排好了。赵苏、小妹、林风各有职司,我都带不走,这回带阿发他们几个。赵苏、小妹我是放心的,唯有林风,你帮忙看一看。”

“放心。”

“还有,把二郎给我吧!哦,老吴(少卿)家还有个小子还没出仕是不是?也给我。”

陈萌道:“你……”

“快着些吧,甭客气了。你要另有安排就算了,没有安排,就都给我。我得赶紧走,还有别的事儿呢。”

陈萌当即拍板:“好!”

陈夫人道:“哎,再着急也得吃饭,吃了饭再走吧!比别处可口些。”

陈萌也说:“不急这一时。”

祝缨道:“也好。”

祝缨与他们一家就在陈夫人正房堂内吃了饭,皆是家乡特色。祝缨饮食从不讲究,无论杜大姐还是李大娘都不怎么会做她家乡的吃食。陈夫人总觉得她过得太苦了,暗中命厨房好好做家乡菜来吃。

祝缨吃饭也不大讲究,平素吃饭就比别人稍快一些,看起来吃得特别的香。陈夫人看了,觉得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一个劲儿地让菜。

她不知道,这样的饭菜,祝缨在家乡时也是没条件吃的,在京城吃了也不会有什么怀念之情。

“味道真不错。”祝缨说,也只会说这个。

吃完了饭,她又叮嘱陈夫人:“给二郎备些好用的面脂口脂,哦,带些喝得惯的茶。有帷帽再多带几顶。西陲那个地方,日晒、风沙,都是磨人的东西。”

陈夫人紧张地记了下来:“哦,好好!”

祝缨这才离去。陈夫人连夜准备,不但给儿子准备了,又问陈萌大军会不会路过盐州,听说可能路过,又给长子一家装了两箱子东西。最后又收拾了一个包袱:“二郎,这一包是给你叔父的,你带过去。他府里又没个主持中馈的,这些东西便想得到,也没有咱们家的好。”

陈枚本来不耐烦的,听了要捎东西,才说:“好!都放我箱子里。”

陈萌道:“在外不比在家,要听你叔父的话……”

“爹!我又不是明天一早就走了。”

陈萌道:“敢嫌你老子烦了是吗?”虽然生气,却又不打儿子,只嘴上啰嗦。

啰嗦一阵,想起来还有些公务要办,到书房看了两份公文,又与户部相关,他又想起来祝缨了,把儿子又叫过来叮嘱。

陈枚一张脸皱像像颗话梅,哼哼唧唧地:“叔父都没你话多……”

“我是你爹!”

这日子没法过了!陈枚想,叔父,你明天就带我走吧!

…………

祝缨打了个喷嚏,岳桓道:“你这是怎么了?要是身子不好,别逞强,先在京城瞧好了病再走。”

祝缨将手绢收了,道:“没事儿。说正事,杨先生留下的那些个学生,这些日子都是您在看顾吧?”

岳桓道:“你都要去西陲了,就不必再操心这个了!有我!我总不能一点用处也没有吧?霍昱也出京了,冼敬不能将事情做得太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