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以战养军(第3/4页)

九边和其他的大政相比,也很艰难,但是,并不能算是特殊,毕竟,虽然九边的战略看似宏大,但是真正落实下去,需要的时间并不短,如果说天子一意孤行的话,那么就算费些周折,大抵也能通过朝议。

这件事情真正的关键在于,九边和孛都内附的事情结合起来,构成的天子的这套策略,实质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养寇自重,只不过这个寇,是朝廷来养的,但是问题都一样。

既然是养寇,那么必然会出现骄兵悍将,边衅不停,那么朝廷必定要更加倚重边军,由此必然会诞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朝廷上文武地位的变化。

一旦这个策略开始实施之后,那么,朝堂上武将的地位必然会急剧攀升,这触动到的,是整个文臣的利益!

如今的武臣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或许有人觉得,是贪渎,或许有人觉得,是骄狂……但是归根结底,一切的问题在于,上下流动的体系,已经基本彻底固化了。

大明如今的公,侯,伯爵,有九成以上,都来自于开国勋臣和靖难功臣,如今的军中,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搏一个爵位出来,基本是不可能的,而抛却军功,武臣体系当中的升迁,基本和个人的勇武谋略没有关系,反而是需要依靠于关系人脉,所以,就造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有人脉出身好的人,长期盘踞在军府当中,没有人脉的人,无论能力高低,都只能沉沦下僚,他们当中有些人‘聪明’些,懂得阿谀奉承,所以,能够获得升迁,剩下的那些,要么灰心丧气庸庸碌碌,要么变本加厉的捞钱,根上出了问题,才会导致现在的这种状况。

而天子如今的这套策略,其实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边衅不断,小规模的战事就不会停,那么,自然会有比之前更多的军功,对于武臣将领来说,也会有更多的机会,从而形成一套良性的循环,彻底激活大明的武臣体系。

但是……还是那句话,武臣体系如今的局面,并不单单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更多的,是受到文臣的打压。

如今,面对着武臣有可能复起的状况,想要实现,又何其困难,也正因如此,于谦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

他知道,天子将这一切对他说出,是无以伦比的信任,可与此同时,他也同样对这种策略可能形成的局面有所忧虑……

就在这个时候,天子的声音再度响起,道。

“朕知道此事不易,但是,于社稷有易,所以,朕要做,而且,朕需要先生帮我!”

看着于谦的这副神色,朱祁钰就知道,他已经明白了一切。

就像他对于谦所说的那样,这一步,是不得不做的,朱祁钰登基至今,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贪渎,也不是南宫的太上皇,而是,文盛武弱的局面!

这对于朱祁钰来说,几乎就是个不可解决的问题,因为他的基本盘,有七成都在文臣这边,当初他登基,是文臣拥立的,土木之役是在文臣的帮助下打胜的,各种大政,也是依靠文臣推行的,反观武臣勋贵这边,不仅大多数和他并没有任何的交情和信任基础,而且,还有不少在南宫和他之间态度暧昧不明。

如果朱祁钰是一个普通的皇帝,那么他最明智的做法,其实就是像前世那样,不断地加强文臣的地位,稳固自己的基本盘,通过文臣控制武将,保证皇权的独尊地位,反正,在大明的这套制度之下,文臣是翻不起什么浪花来的。

可是……他毕竟身上背负着两世的责任,所以,他不能只考虑眼前,文盛武弱长久演变下去,必然会出现两个严重的问题,党争和军队糜烂,当文臣全面凌驾于武臣之上,乃至于二品的武将要对五品的文臣称下官的时候,那些低阶军官会彻底失去上升的希望,进而转向盘剥兵士,只图眼前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