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所谓张冠李戴(第3/4页)

紧随其后,内阁的其他几人,也纷纷开口,赞同俞士悦的意见。

其实如此一来,局面就已经明朗了,朝中有资格审案的机构,本来就那么几个,陈镒否了东厂和锦衣卫,俞士悦否了刑部,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大理寺和都察院。

此前,而杜宁被调出京师之后,大理寺卿一职就一直空缺着,随后,朱鉴以刑部尚书衔兼掌了一段时间,但是很快,朱鉴也被调出京师,所以如今的大理寺,只有少卿掌事。

这么大的案子,可想而知,一个少卿肯定是不够的,这么盘算下来,也就只剩下都察院了。

虽然说,从这份奏疏上来看,也有御史牵涉其中,但是,都察院不同于一般的衙门,各个御史之间独立性很强,而且,人数众多,再加上大多数的御史常年都在各地巡查,所以,想要抽调一些可靠的人手来调查此案,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说来的话,那么这桩案子,十有八九,是要落到王竑的身上了,毕竟,看陈镒如今的身体,就算是想出面主持,也有心无力了。

果不其然,听了底下众臣的话,天子沉吟片刻,开口道。

“诸位卿家所言有理,不过,此案关系重大,还是应当交由三司会审为好,只是,刑部有官员牵涉此案,大理寺卿如今又有空缺,也就只能辛苦总宪了。”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陈镒也就该例行推辞了,果不其然的是,陈镒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随后,道。

“陛下明鉴,臣如今重病,恐怕耽搁朝廷政务,但是陛下有命,臣自当遵从,不过,还请陛下恩准,让王副宪助臣一同查明此案。”

话音落下,天子思忖了片刻,目光落在一旁的王竑身上,见此状况,后者略微犹豫了一下,立刻上前,道。

“请陛下放心,臣必定竭尽全力,协助总宪大人,查明此案!”

“好,既然如此,朕就放心了。”

见此状况,天子的脸色总算是好了起来,道。

“不过,此案重大,虽有三司主审,可毕竟涉及朝中诸多官员,为了减轻压力,朕便命东厂监审,锦衣卫协助,望诸卿能够齐心合力,查清此案,还朝廷一片朗朗乾坤。”

啊这……

闻听此言,在场众人都是一愣,他们没想到,到了最后,天子竟然来了这么一招。

怪不得,天子会将此案交给都察院,或者说,天子这么轻易的就交给了有司来进行审理。

说白了,如今的朝中,有名分同时有能力审此案的人,就陈镒一个,可陈镒的身体,只能挂名,除此之外,最多在一些关键场合出面镇镇场子。

所以实际上,真正查案的主力,就落在了王竑和刑部,大理寺的两个佐贰官身上,但是,可想而知的是,这么大的案子,光是他们参与,要查起来,难度会很大,毕竟,朝中关系复杂,哪怕是身负圣命,可有些人也未必会给他们面子。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人物,或者说是机构出面,来替他们做一些事情了,那么毫无疑问,直属于皇帝陛下的东厂和锦衣卫,是最合适的。

东厂是最先查到此案的,至于锦衣卫,本身就有朝中大案的审讯之权,若非是此案涉及人员太多,让锦衣卫单独审讯,恐有冤案,也交不到三司的手中,可即便如此,三司想要甩开东厂和锦衣卫,也并不容易。

当然,除此之外,天子还有另一重用意没有说出来,但是,哪怕不说,在场的一众大臣,也都心知肚明。

毕竟此案干系太广,而且,可想而知的是,如今只触及到了一层皮毛,继续深查下去,一定还会揪出更多隐藏的内情,也会将更多的官员给卷进来。

说白了,此案一出,天子对于朝中诸大臣,心中多少会带上几分怀疑之意,所以,东厂和锦衣卫,除了协助查案之外,只怕,还有替天子监督三司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