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双王组合再次出手(第2/4页)

很明显,天子叫他们过来,就是为了增补内阁大臣一事,那么,势必要问他们的看法,王文比他们来得早,而且,已经看过了这些奏疏,那么,天子就不可能不问他。

换句话说,这奏疏当中举荐的人选优劣与否,是否适合,王文这个吏部尚书,肯定已经点评过了一番。

而且,以王老头这个性格,当时殿中又没有其他的大臣,必然是直言不讳,换句话说,天子虽然叫他们过来,但是心中,肯定已经有了第一印象。

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在这件事情上该如何表态,就需要细细思量了。

怀着这样的心思,俞士悦打开了面前的奏疏,但是,只匆匆扫了一眼,他的眉头就立刻紧紧皱了起来,目光不由望向了一旁的王翱。

不为别的,这几份奏疏当中,举荐的人选,恰是兵部的那两个侍郎,李实和项文曜!

这绝不是巧合!

俞士悦在看到奏疏的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

王翱前脚来找过他,后脚天子便召了他们过来,为的竟然是同样的两个人。

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谋算?

俞士悦一边看着奏疏,心中的思绪却在急速转动的,但是,即便是他已经能够猜到这事情一定是王翱在背后捣鬼,可毕竟如今到他手中的信息实在太少,所以,并不足以支撑他立刻做出判断。

既是御前,自然不可能给他太多思索的时间,片刻之后,眼瞧着王翱已经将奏疏放下,重新递回到了内侍的手中,俞士悦也不得不同样将奏疏递回去。

见此状况,天子也开口询问道。

“二位先生觉得,项文曜和李实,是否合适?”

虽是问的二人,但是,按照位次,理当是王翱先开口,这位首辅大人,倒是也没有扭捏,拱手道。

“回陛下,说来也巧,午间臣和次辅大人,还论及了此事,臣以为,这二位虽然年轻,但是在朝都声望不浅,此次辅佐于少保整饬军屯,又立功劳,擢入内阁历练,倒也并无不可。”

“不过,次辅大人却觉得,他们二人都太年轻,恐怕难以服众……”

闻听此言,俞士悦的眉头皱的越发紧了。

王翱这个老东西,这摆明了是在堵他的话,难道说,他上午的所作所为,便是为了此刻?

来不及多想,天子的声音已然响起,道。

“哦,俞先生,可是如此?”

短暂的犹豫了一下,俞士悦还是轻轻点了点头,道。

“回陛下,臣确实以为,李实和项文曜二人都年资太轻,内阁依例加正二品虚衔,他们二人如此年岁,虽能力出众,但是若入内阁,难免会引起朝中物议,尤其是项文曜,之前本就是超擢,按照惯例,若无大功,数年之内不应再加擢升,故而,臣以为,还是应该选老成稳重之人入阁。”

“俞先生果真这么觉得?”

然而,出乎俞士悦意料的是,天子听了这话之后,反而略微皱眉,口气似是有些犹豫。

闻听此言,俞士悦顿感不妙,但是,事已至此,再想改口也晚了,而且,没等他再说话,一旁的王文便道。

“陛下,臣已说了,兵部两位侍郎年资太轻,如今正值整饬军府之时,需要兵部竭力配合,故而兵部侍郎一职,理当由更加持重的大臣担任。”

???

这是什么状况?

听了王文的这番话,俞士悦顿时一惊,心中大感不妙。

他明明只是反对二人入阁,这怎么到了王文这,就是要将二人调离兵部了?

“陛下……”

俞士悦刚想张口,但是,恰在他开口的前一刻,王文又道。

“陛下明鉴,如今正值大计之时,都察院御史已经准备分赴各地,但是,各地状况复杂,仅凭普通御史,恐有诸多事务难以胜任,且前次陛下旨意,命各地备足常平仓,按照如今回复来看,湖广等地空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