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挽回形象(第3/4页)

“所以皇上登基之后,除非是阿谀附势的小人,会立刻改换门庭,其他大臣,总归是难以如臂指使。”

“所以,想要稳定朝局,赢得百官之心,就必定要对太上皇恭顺,也必定要听言纳谏,君臣和乐。”

“说白了,皇上并不是害怕言官们在朝堂上闹事,会影响名声,而是害怕再来一场左顺门之事!”

“不错!”

眼见有了赞同者,朱仪顿时神色一阵,接过话头,道。

“当初群臣逼谏,左顺门外当众锤杀王振余党,固然是大快人心之事,但是,也意味着,当时还是郕王的皇上,对群臣震慑不足,虽然后续那几个带头的御史都被打发去了边境巡视,但是,这种事情,损害的是皇上的威信。”

“所以,皇上这么长时间以来,才会一直顾及名声,顾及朝野舆论,就是怕再出现这等失控之事。”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时移世易,如今朝中皇上有了不少心腹大臣,原本太上皇的旧臣,或被罢斥,或被降谪,皇上在群臣心中的份量也越来越重,所以其实这个时候,皇上已经有能力应付朝堂上发生的一切变故了。”

说着话,朱仪瞥了一眼旁边的朱鉴,道。

“自然,这当中也包括言官们纠结聚众,在殿上闹事上谏!”

“我还是那句话,且不说以如今皇上的威势,这些言官们敢不敢这么做,就算是敢,既然之前皇上已经和朝中不少重臣商议过,那么这个时候,也不会有重臣出面和皇上对着干。”

“如此一来,这些言官们只要敢闹,迎来的必定是皇上的雷霆手段。”

“说白了,现如今,朝堂上已经不是当初那般缺人的状态了,贬谪一批不安分的闹事言官,绝不会影响朝堂的正常运转。”

“所以说,现在,朱阁老还觉得,我刚刚的话,是言过其词吗?”

面对朱仪的质问,朱鉴终于沉默了。

他抬头看着这位年轻的成国公,心中不由感到复杂无比。

在官场这么多年,朱鉴早就历练出来,他固然会有情绪,但是,却不是会被情绪扰乱自己判断的人。

抛开他和朱仪的关系不谈,不得不说,这位成国公,的确是个人物。

这番关系,就连他也只是一直隐隐约约感觉到不对,但是却没有理透,可朱仪年纪轻轻,又刚刚袭爵,便能有如此见地,这便是世家的积淀吗?

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朱鉴压下心中的情绪,口气也变得平静起来,道。

“国公爷说得对,是老夫欠考虑了。”

“不过,国公爷既然有此见识,想来,也不会是只驳斥老夫,而没有办法吧?”

“那是自然”

朱鉴的话虽然消弭了情绪,但是,其中却仍旧暗藏挑衅之意,不过,朱仪却还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道。

“凡事有因便有果,有好便有坏。”

“皇上虽然不在乎声名,可也有软肋。”

这一句话,顿时让所有人都提振了精神。

于是,张輗问道:“是什么?”

“自然是政绩!”

朱仪嘴角扯出一抹笑意,道。

“当然,往好听了说,叫国家安稳,社稷安定!”

口气中带着淡淡的嘲讽,算是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让在场的氛围变得轻松了不少。

是嘛,这才像是一个太上皇党羽该有的样子。

刚刚朱仪说话的口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皇帝身边的马屁精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就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话到此处,朱仪似乎还是有些踌躇,目光扫视了一圈,有意无意的落在了侍奉在旁的某个小厮身上,随后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

“如今这位皇上,最大的缺点,就是得位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