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恶心~(第2/4页)

但是,却没想到,他竟然直接到了这种地步。

应该说,俞士悦说的不无道理。

东宫的整个建制,其实是为太子参政理政而准备的,在如今太子年幼的情况下,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官员。

可是,道理是道理,这种话,说出来却有些得罪人。

还是那句话,如今的太子身份特殊,所以,涉及太子的问题,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都需要有更多的考虑。

俞士悦的这番话,一旦传出去,很容易被视为在刻意打压太子,若是有别有用心之人,说不定还会觉得俞士悦包藏祸心,有动摇储本之意。

所以事实上,这也是众多大臣,并不愿意首先表示自己的态度的原因。

听了俞士悦的话,天子倒是露出了一丝思考的神色,片刻之后,他开口问道。

“诸位先生,俞次辅所言,你们是何看法?”

在场众人当中,最不需要考虑立场问题的,就是王天官。

尽管他是天子的心腹,但是,在太子的问题上,王老大人一直都是立场鲜明的觉得,不需要太过着急的。

所以,天子的话音落下,王文第一个出言道。

“陛下,臣以为俞次辅所言有理。”

“自太上皇归朝之后,朝中一直颇不安宁,始终有宵小之辈,借太子殿下出阁备府一事大做文章,更有甚者,散布谣言,有损陛下圣德,离间天家关系。”

“陛下仁慈,不予计较,但是,此等风气却愈演愈烈,其实,依臣之见,太子殿下如今字都尚未认全,有俞次辅主持詹事府,另备左,右春坊大学士讲读便可。”

“其余诸官,完全可以等太子殿下入朝听政时,再予以备齐。”

“然而朝中诸臣,不顾东宫现状,为种种目的,一意劝谏陛下为东宫增补属官,此非对太子殿下有益,实有害也。”

“故此,臣赞同俞次辅之言,太子府如今人员已有冗余之嫌,不宜再做增补。”

不得不说,这位天官大人说话,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听着不舒服。

俞士悦说的还比较含蓄婉转,但是,到了王文这,几乎就是直接在指责朝中有人拿太子当幌子,为自己牟取私利了。

要是别的场合也就算了。

因为王文说的倒也不假,这段时间以来,上本请奏为太子殿下增补属官的的文武大臣,一直不断。

这些人有些是亲近太上皇的大臣,如朱仪,朱鉴等人,有些人是为了所谓礼制,有些人是受了鼓动,有些人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王文话说的难听,但却是实话。

可问题是,这大殿陈循,刚刚还有举荐官员入东宫的俞士悦,以及背后鼓动俞士悦的陈循杵着。

这种情况下,王老大人这话,就有几分指桑骂槐的意思了。

因此,他的话音落下之后,一旁的陈循脸上明显有些挂不住,道。

“天官大人此言差矣。”

“东宫官职乃是典制所定,为辅佐太子殿下所设,往常也并非没有太子年幼出阁的成例,皆是为东宫渐次备设属官,虽然说如今太子殿下的确并不入朝听政,但是,倒也不必因此,而停止增补东宫属官。”

闻听此言,王文的眼睛一亮。

嘿嘿,老小子,你这可不就来着了吗?

他先是在朝堂上被陈循当靶子吸引火力,刚刚又被噎了一回,现在正郁闷着该如何把场子找回来呢。

结果现在,陈循可不就自己蹦出来了。

王老大人深吸了一口气,道。

“陈尚书这话,才是真正的此言差矣。”

“陛下重东宫,远重于之前各朝,太子殿下虽非陛下亲子,但是陛下视之,却胜似亲子。”

“太子殿下出阁之前,陛下便担心殿下年幼,难堪重负,一片关爱之心,溢于言表,后群臣同请,以太子虽幼,教育不可交于宦官之手,陛下方准太子出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