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投名状(第2/4页)

可以说,如今的朝堂之上,他真真正正的,唯一一个摆在明面上的,惟太上皇之命是从的人。

这一点,连英国公府都不曾做到。

要知道,虽然英国公府一直在暗中支持太上皇,但是也就是当初迎回太上皇的时候十分积极。

但是,太上皇回朝之后,却反而并没有成国公府出的风头更多。

所以,有了这层关系,再加上爵位都是太上皇想办法讨回来的,成国公也算是唯一一个,可以随时被南宫召见的勋臣了。

反正,他就算不去南宫,也不会有人觉得他不是太上皇的人,索性也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

但是,朱鉴等人就不一样了。

朱仪敢这么做,是因为他有世袭罔替的爵位,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天子就算是想把他怎么着,也很困难,最多就是将他的差事免了,但是,爵位不可能革掉的。

即便是没了差事,但是,有爵位在,朱仪的身份地位并不会受太大影响,依旧可以在朝堂上活跃。

可是,对于朱鉴这样的文臣来说,他们如果明目张胆的出入南宫,被抓到证据,让朝野上下都认为他们是太上皇一党的话,那么,天子就有了对他们动手的理由。

他们可没有爵位在身,天子只要想,就可以随时将他们打发到地方上,一辈子也回不了京师。

所以,事到如今,和南宫的联络,很大程度上,都只能依靠朱仪,也正因于此,很多时候,朱鉴会处处受制。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两人的关系不怎么样,也是正常的。

毕竟,文武不和,在朝廷上是老惯例了。

所以,徐有贞时常在朱鉴面前说一番朱仪的坏话,反而会让朱鉴更加信任他。

不过这一回,似乎是被‘蛊惑圣听’几个字给触动了。

朱鉴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亦是一变。

片刻之后,他俯了俯身子,虽然这是自家府邸,并无旁人,但是,朱鉴还是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道。

“元玉,你可知道,老夫为何要反对东宫勋卫一事?”

徐有贞眨了眨眼,心中陡然一惊,但是面上却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不确定的道。

“不是因为,明公觉得相较于勋卫,太子府属官更能替太子殿下在朝争中立足吗?”

“这是缘故之一!”

罕见的,朱鉴的脸色变得有些忧虑,道。

“太子殿下乃是朝野上下瞩目之人,又有圣母亲自安排的内侍宫女看护,按理来说,安全问题不虞担忧,但是,仅仅因为一次出宫之事,朱仪便如此着急的想要在东宫安排勋卫,他意欲何为?”

这……

徐有贞此刻也‘意识’到了什么,悚然一惊,但是到最后,还是用不确定的口气,道。

“或许,只是成国公要兑现当初的诺言呢?”

“毕竟,当初为了复爵,各家勋贵可是出了不少的力气,他们所为的,无非也是自家后辈能够有个前程。”

“如今成国公已然复爵,若是迟迟没有表示,这些勋贵闹将起来,恐怕也是麻烦事。”

涉及这样的大事,朱鉴显然心中也拿捏不准。

紧皱着的眉头微微舒展开来,他点了点头,道。

“有这个可能,但是,勋卫一事,毕竟还需要慎重,当初东宫幼军一事,老夫就觉得有些冒险。”

“宫城当中有的是禁军护卫,太子殿下尚小,何必着急要组建幼军,但是,当时太上皇支持此事,老夫也不好多说什么。”

“如今,成国公虽是为了还当初的人情,但是,这支幼军若真的组建起来,而且掺杂了大量的勋卫,东宫势必会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太子殿下现在需要的,恰恰并不是这般出风头,而是蛰伏以待,朝局之事,日后自有施展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