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团进京(第3/4页)

而胡濙则是在外头立了片刻,随后,不知想到了什么,重重的叹了口气,捧着圣旨便转身回了公房。

……

正午时分,太阳高高的悬在头顶,但是,毕竟是春天,阳光虽然有些刺眼,但却并不炙热,反而让人感到十分和煦。

永定门外,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一字排开,似乎是在迎接着什么人,然而和平素的仪仗不同的是,这支仪仗皆是由官军组成,军容齐整,个个身姿挺拔,披甲执枪。

正前头是几个鸿胪寺和礼部的官员,各个都低着头,但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忍不住偷偷的抬头打量。

在队伍的最前方,原本应该是主管四夷事务的鸿胪寺少卿掌鸿胪寺事齐政,只能屈居于右侧。

左侧之人身着绯红官袍,但是年纪却不大,正是如今的兵部侍郎李实。

至于居中之人,身着大红色麒麟补服,面容苍老,腰间悬着一柄仪剑,身若青松,赫然便是昌平侯杨洪!

远处,一队人马由远及近,便有两个兵士来报。

“启禀侯爷,瓦剌使团,已至城外五里处。”

于是,众人整容肃立,但是,一旁的李实却不由皱了眉头,道。

“杨侯,我等待瓦剌使团,自是以礼,但是,对方却着实傲慢,这个时辰,可比说好的,要晚了整整一炷香,他们进京朝拜,还敢如此拖延怠慢,简直是不将我大明放在眼中!”

一旁的齐政听着,便觉得心里一阵无语。

这不是他要替瓦剌使团说话,而是迎接使团这种事情,本就是个磨性子的过程,毕竟这一路上,走的快了慢了,哪有那么准时的,早点晚点都是常事。

别说是晚了一炷香了,就是晚上两三个时辰的,齐大人都见过,要是真的把时辰卡的那么死,四夷使团个个都是对大明不敬。

但是,更让齐政无语的是,李实说完,前头的杨洪,竟然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

“不错,此番瓦剌使团擅自做主,提前入京朝拜,本就不妥,但是他们不思早日赶到向陛下请罪,反而还迟滞怠慢,实在是可恶,齐大人,你说呢?”

我……

齐大人张了张口,话到嘴边,说出来的却是。

“杨侯和李侍郎所言有理,塞外虏贼,不识礼数,诚然蛮夷也!”

从职业素养来说,这明显不是一个鸿胪寺少卿该说的话,但是,从理性上来说,齐大人还是很懂得看眼色的。

早在数日之前,鸿胪寺就接到了旨意,此次接待瓦剌使团,一应事务由昌平侯杨洪负责,兵部和鸿胪寺协助。

于是,原本主管此事的齐大人,不得不亲自跑到昌平侯府,询问杨洪迎接的事宜安排。

结果,这位老侯爷大手一挥,直接说不用他管了,到了日子一块去城门迎接便是。

可谁曾想,今天到了城门外一看,老侯爷来是来了,可他带来的人根本就不是迎接的官员和伶人,而是一队精兵。

这架势,知道的是迎接使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出征大仗呢!

紧接着,兵部也派了人过来,自然,以于少保的身份,是不可能来的,倒不是说于谦的身份比杨洪尊贵,而是区区一个使团,还不至于劳动这两位同时出面。

不过,兵部为了表示重视,也的确派了大员前来,兵部侍郎李实!

对于京中的大员,齐政多多少少也是有所了解的,这位李侍郎,当初之所以崭露头角,受到朝廷重用,就是因为他跟着大明的使团出使瓦剌,成功迎回了太上皇。

现如今,使团在瓦剌的经历,早已经在朝堂上传开了。

所以,理所当然的,李侍郎在也先的中军大帐面前,明目张胆的对也先说要替定襄侯郭登传话,问他“可还记得故人长刀”的英勇事迹,也早就被朝堂上下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