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章合一(第3/7页)

许如意就说:“其实我们也有产品的,怎么样才能给我们一个名额?”

张维倒是不意外,许如意生命力蓬勃的就跟地里的野草一样,身上发生什么她都不意外,她只是疑惑:“你们有什么产品?独轮车可不行,凌河县的独轮车这些年销量一直很稳定,每年都能订出去不少,也是我们创汇的主要产品。”

“还有那些大家都能生产的产品也不行,咱们都有有过外贸经验的厂子,轮不上你们。”

这个许如意自然知道:“您让我回去计划一下,到时候给您写份报告。”

张维就说:“八月十五日之前要交上名单,你别晚了。”

许如意连忙应了,临走前,她还跟张维要来了看了锅炉报寄来的信件,张维居然都拆开看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时间。

她已经将三十封信分门别类,“这是提出表扬的,没什么内容。这是对蛇形管焊接提出自己想法交流的,这个是求助的。”

表扬的最多,足足二十二封,交流的有五封,求助的只有三封。

许如意拿在手里,准备回去都瞧瞧,还跟张维说了:“最近我过几天会让人拿一次新的信件。”

倒是夹具厂厂长刘福生没想到,赵光群他们一群人,上午去了燎原厂,下午居然集体来夹具厂了。

他第一反应就是怕不是被许如意赶出来了吧!虽然苏国强和张清江都把许如意吹的天上有地上无,但他可听熊广涛说过第一次见许如意的事儿,小丫头咄咄逼人,很是厉害!

他这会儿正陪着北河省锅炉厂的技术员,在车间检查锅炉,人家忙上忙下,他帮不上忙,倒是有空,直接就出去接人。

赵光群他们虽然是不约而来,但也不会让他们待在大门口,而是跟燎原厂一样,直接请进了会议室。

刘福生一进来,就扫了一眼,六个人就熊广涛不在,问了句:“老熊呢?”

王爱山就说:“他说有事,又去找许如意了。”

刘福生挺意外的,熊广涛不是挺讨厌许如意吗?怎么还找她?他不由看向了王爱山,“上午感觉怎么样?”

都是老朋友,他们不可能有事也不说,直接就将在燎原厂的待遇说了,王爱山还加了一句:“人虽然年轻,技术水平很高,最重要的是,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很诚恳。搞的我们根本没法拒绝。”

刘福生一听就知道,眼前这几位老兄弟对燎原厂的观感都变了。

从昨天晚上的不怎么看得上,不怎么情愿,变成了印象不错,可以考虑。

刘福生不得不承认,许如意真挺厉害。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这都是小恩小惠,这些问题,谁来给你们升级锅炉,不都得给你们解决吗?燎原厂虽然火热,但你们得看根里,他们出了大成螺丝厂,并没有任何经验,你们还是小心点。”

今天之前,赵光群他们也这么想张清江,不就是改造方案做的详细点,怎么就那么信任许如意?可今天,亲身感受过后,他们不这么觉得了。

他们当了这么多年厂长,这种小恩小惠,他们没给过,也没听说哪家给的。而且,许如意还直接说,就算不用也奉送技术指点,有求必应。这种仗义他们同样做不到,也没听过有厂家做到。

不过都是成年人,虽然心里反对,也不会直接说出来。

刘福生是个精明人,听了他们的描述自然知道了这群人从燎原厂赶过来的原因,“北河省锅炉厂的技术人员还在检查,晚上我安排到了饭,你们别走了,正好一起吃顿饭。”

“许如意不是给你们解决问题了吗?你们也问问他们,我看,这么一问恐怕就知道差距,这可是省级厂。”

这就是赵光群几个人的想法,自然没什么意见,不过人家干活,也不适合参观,几个人还是凑在这里等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