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得道矣!!!(第4/5页)

有人询问后来的庄周,问他亲眼见到了这样一次前无古人,往后估计也不会有后来者的论道,为什么自己不精进修行呢?庄周缄默许久,而后负手而立,慨然叹息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一句话好悲伤。

人们觉得,这位散漫的道门先贤也是有认真的一面的。

人们想着,这位天资纵横的道门前辈,在亲眼见到那一次论道之后,恐怕也是觉得心中有遗憾,有悲伤吧,我的生命是有极限的,而知识广阔无边。

旋即就听到这位道门前辈补充了下一句话,道: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用这么宝贵的生命去追寻没有极限的大道,简直就是傻逼扑街仔。

彼时有言,贪生畏死,即诈【僵仆】佯病。

这种反差直接让旁人呆滞。

而庄周很自然而然,且理直气壮地把这句话记录下来。

放在了——《养生篇》。

学?

学这玩意儿是学不完的啊,该吃吃该睡睡,别多想。

至于这一次论道的结局,庄周也记录在了自己的文字之中。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乎?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

【子不出三月,复见】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这些文字被庄周记录于自己的传承之中,而对于这一篇的名字,彼时也已苍老,自得无上逍遥境,却懒散不求长生的庄周沉默许久,带着对于过往的怀念,对于过往的怀念,他没有流泪,只是大笑而歌,写下来了名字——

【庄子·天运】!

他落下笔,恍惚还记得当年老者垂眸含笑说出来了那句话。

“丘,得之矣!”

而并不只有庄周被这四个字里面的欣喜,期许,坦然,以及放下的豁达所震动,在那一天,藏书守对面的深山上,穿着青衫的男子垂眸看着这一切,他提着酒壶,看着那老者温和笑着起身,看着丘拱手行礼,老者拍着他的肩膀。

然后老者走出来了。

两个人,明暗在交错,仿佛岁月在碰撞。

那一瞬间,老者走过了丘。

老者的白发垂落,双目温和。

诸子百家皆专其一节,道家则总揽其全!

百家之纲领,万物之道祖。

道家!

丘双手拱手行礼,一丝不苟,极为郑重。

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尊万世之师,开一脉先河。

儒家!

此刻在岁月之中交汇了。

庄周在旁,心中潮涌,波澜壮阔!

青衫文士提着酒壶,看着前方,他看到了那御清之树早就已经成长到了极限,一十七年发芽,一十七年抽枝,再有一十七年顺着诸子百家,顺着丘的那三千弟子,繁衍天下!

当以郡县为枝干,诸子百家为树枝,风吹泰山之巅,覆盖人间之广!

自此之后,十万八千岁为春,十万八千岁为秋!

六六三十六万枚枝丫,每一枝皆未来可能!

九九八十一万万树叶,每一叶皆人中龙凤!

人间在我绿荫下!

而在这一道一儒的命格交错的那一瞬间,伏羲都有一种仿佛见证传说的错觉,他怔怔失神,那九座石碑之前,无数人在念诵着什么,汇聚在了一起,犹如气运冲天而起。

那声音汇聚在一起,仿佛有风从五十年前吹拂过来了,那时候的少年道人盘膝,温和垂眸,那样笑着询问着伏羲,道:

“天地有大变,人间无古今。”

“贫道齐无惑,以此御气为子,落于红尘,赠此人间一甲子春秋鼎盛。”

“道友,如何?”

道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