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尽诛之,如何?(第2/4页)

齐无惑见他们神色坚定,显而易见是发自真心,而非只是客气,便不再开口挽留,他们出去,站在了这守藏室古老建筑之下,风吹而过,翘起飞檐之下的铃铛震荡,发出清脆声音,少年道人询问道:“几位菩萨,贫道尚且还有一事不明。”

观世音菩萨止步回身,神色温和,道:“真人还有何事?”

齐无惑笑了笑,看着远处,神色平和开口,似漫不经心道:“这些僧人背弃佛理,伤害苍生气运,不顾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会带来生灵涂炭,胡作非为;阻止他们,理所当然,只是不知道,上清洞玄做到什么程度,诸位觉得合理?”

做到什么程度……?

四位菩萨的神色都顿了顿。

这个平淡的问题不知为何,隐隐然带着些微的血腥之气,挥之不散。

文殊菩萨缄默,旋即认真询问道:“敢问真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只是询问诸位而已。”

普贤菩萨询问道:“那么,真人觉得,会是什么程度?”

少年道人顿了顿,他看着远处的天空,看着天空下逐渐归于和平的人间红尘,回答道:“我并非是上清洞玄真君,所以他会怎么做,我也不知道,只能够举个例子了,比方说……”

少年道人的声音顿了顿,而后道:

“尽诛之,如何?”

?!!

尽诛之!

四位菩萨的神色骤然凝固了下。

眼前似乎已经见到了那腥风血雨的一幕幕。

而这个被他们下意识忽略,下意识避开的问题,也如此直接地摆在了他们面前。

是啊,要做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在这一瞬间掀开了方才温情的商讨,变得无比锐利,直刺入心底最深处!

观世音,文殊,普贤,弥勒皆是神色凝住。

诸多菩萨和僧人,为了广大佛法而做出这等事情,自是不对,可是该要怎么做呢?是要将他们尽数杀了,然后斩去魂魄,扬了血肉,断绝法脉吗?

这样的行为,同为佛脉的他们,可以接受吗?

甚至于退一步说,他们有为苍生而涅槃死去的觉悟,但是若因为自己的求援,导致了那数万僧众,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化作白骨累累的话,此心难道不会隐隐作痛,隐隐懊悔,坠入迷障诸苦之中,无法自拔吗?

眼前道人平和注视着他们,红尘来去,道在前方,他似乎变得无比高大,无比幽深,说出的话语,隐隐然是直指着他们本心最为隐秘幽暗,最为恐惧,因而下意识忽略的那一部分内容,然后将这一部分软弱逃避,不愿思考的部分都掀出来,摆在他们的面前。

而后,叩问本心!

简简单单的问题,却似乎洪钟大吕,震动心神!

一瞬间的沉默,却又似乎持续了非常漫长的时间。

文殊菩萨双手合十一礼,一字一顿道:“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一切唯心造。”

“虽修佛法,亦是行邪道,则为邪祟,当镇压之!当诛杀之!”

普贤菩萨回答道:“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虽然皆是性空,却也已分出邪正,如人修行,念分邪正,当祛邪抚正,诸烦恼惧消,理应如此。”

弥勒菩萨叹了口气,道:“我佛传说,震怒之时亦做狮子吼。”

观世音菩萨则是看着眼前这个温和的少年道人,双手合十的,颇为诚心实意地道:

“多谢真人点化。”

少年道人笑了笑,道:“观世音在说什么?”

“贫道不知道啊。”

四位菩萨皆叹服,弥勒最先双手合十,以半师之礼,对着这少年道人行了一礼。

其余诸位菩萨也皆行礼。

那少年道人未曾避开,只是受了这半师指点之礼,先前这几位菩萨虽然有对抗诸佛脉,普渡苍生之心念,却仍旧有潜藏在心底,迟疑不决之事,齐无惑将这一点直接摆在了他们的面前,算得上是点破心中迷障,让他们直面了这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