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有道人乘青牛下山来!(第4/5页)

谛听双手撑着下巴,看着山下的风起云涌,询问道:“这么大的气,乖乖,这爆发出来,得要死多少人啊。”

他长叹息道:“喂,小牛鼻子。”

“你下山吗?”

背后三清道祖已经很久不再出现了,那三间木屋院子里面,已经渐渐积累了些灰尘,积了白雪,雪上面覆了灰尘,灰尘之上又有飘然落下的干枯梅花,道人站在山上看着山下,安静站着。

于是谛听只是长叹了口气。

而又过数日,皇帝果然昭告天下,乃自白于天下,讨伐李翟,攻其为兵贼,道贼,李翟则仍旧是闷不做声地疯狂破庙灭佛,这天下的气运逐渐疯狂,却在这一件件事情的累加之下,逐渐分流,隐隐化作了两股磅礴之气,一者佛,一者道,彼此争锋。

世家大族依附于佛,兵家战将百姓依附于道。

如阴阳轮转。

如万物苍茫!

彼此争斗煊赫冲撞,后世的史家们无数次地复盘这一次的争斗,都发现这个时候,是这位威武王登上历史至高舞台最好的机会,这个时候,有敌人,有从属,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无可匹敌的兵锋以保国安民的最高级别大义为驱使,甚至于有城中士兵百姓的投诚。

裹挟着如此的大势,如同洪流一般地前行,终将踏足在历史的最高峰。

但是这位名动天下的威武王却勒住了那霸道的兵锋,没有选择以铁骑踏破九州,而是选择了和人皇进行直接的谈判,有人懊悔遗憾,认为这是改变人族未来进展的一个节点,无数野心家叹息这位名将愚蠢的抉择;

却也有人认为,兵家的目标不是为了争夺天下,而是为了护国安民。

最杰出的军事家无不追求着不战而胜,维系着国家的生力,威武王并非是如同其父兄一般的野心家,那是自古以来排名前十的兵家大家,而之所以不是前三,是因为他不愿意用苍生之血,铸造自己的荣光和胜利。

他求的,是人间之大胜。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与其如此,不做英雄便是了。”

三日谈判之后,佛道各出三人,以论法,论道。

加上李翟和李晖背负的气运争斗,来做出胜负,以此来避免过多的死伤,两位君主按着剑,坐到了彼此对面的位置上,人间的气运,佛道的气运,如同冲天而起的亢龙,长吟动天,裹挟着苍生,也裹挟着佛道两脉的千年香火,以一种特殊的方法,开始碰撞在一起。

“此番论法,则陛下必胜之。”

老僧双手合十地对那皇帝开口:“彼之最强,不过是吕洞宾,而陛下麾下,当有诸佛法脉一十六位大菩萨,如一十六名真君,论法上下,吕洞宾区区一地仙,如何能够是吾等之对手呢?”

李晖按着剑,道:“但是,是约定好了,人间的佛道双方争斗。”

“诸位来此,不是坏了规矩吗?”

老僧注视着这个皇帝。

看着他脸上的挣扎。

心中在叹息着。

何其虚伪的帝王啊!

他明明一切都知道,明明也希望靠着这十六位大菩萨的援助,斗败道门,哪怕是违背了约定,却也执意如此,但是他偏偏还要别人劝说他如此。

就好像做出这个抉择,是在诸佛蛊惑之下。

而后稍微推诿一番便是顺势下来,如此便可以欺骗自己的良心,得以一夜安眠。

僧人温和道:“这是为了天下计,百姓会感谢陛下的。”

“受国之垢,是为天下主,您是为了他们而背负了罪孽啊。”

“这也是大功德。”

李晖按着剑,闭了闭眼,不知道几分真实几分虚假,慨叹道:“我们这一家,注定了要血肉相残吗?”

“那么,就交给诸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