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先生可是夫子无惑?(第4/4页)

“可知何为人皇之道?何为皇与民?”

少年秦王按照皇家的教育,而下意识地回答道:

“民不顺王牧则罪!”

牧是放牧人民的意思,这句话的是,人民不听从王的命令便是最大的罪。

数千年前,曾有贤人有大才,却不从王的命令。

于是虽然无罪却被诛杀了,有人愤而询问,那位丞相回答说。

这样的人有才华,但是却不听从王的命令。

不能够以刑法驱使他,也不能够以利益来诱惑他,他们自耕自种,掘井而饮,如此的人,虽然存在于人皇的领地上,却不能够为人皇所用,不能被皇名约束,如同一匹千里马,虽然有能力,却不为人驱使,又有名望可以影响到其余的百姓,便是【害群之马】。

当诛之以立威。

秦王说完之后,看到眼前的道人不言,于是有所感觉,询问道:

“齐先生有何高见?”

少年道人回道:“错。”

秦王疑惑道:“此圣贤之言,何错之有?”

眼前道人垂眸,缓声道:

“非民不顺王为罪,是王不顺民而为贼。”

这样的言语,几乎直接逆转了现在的人皇气运之道。

少年秦王第一时间几乎要觉得,眼前这人是不是疯狂了,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话似乎又有一丝丝的道理在,他心中狂跳,按捺住了心中的悸动,趋身往前,虽然年幼却越发恭谨,询问道:“先生何以教我。”

齐无惑开口。

亦是当年的无惑夫子开口。

第一句就已让少年秦王心中剧震,几乎忘记呼吸。

是以言道——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民以食为天。”

“而君以民为天。”

“是以非人皇,而为天子!”

“天下之皇,非民之主,当为【民之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以这段时间逆转人皇气运的掠夺之道为开篇,以黄粱一梦之中七十年岁月的思考和经历为基础,少年道人徐徐道来,让那秦王的神色先从震怒欲要起身,变得迟疑不定,最终是化作专心思考的模样,听之而不知时间之流逝。

不自觉得趋身往前,不问鬼神而问苍生。

许久之后,终是心悦而诚服,看着那戴着老者面具的道人,道:

“齐先生……齐先生……”

“当真是天下无双无对之人,比起姐姐所说……”

少年秦王的声音微顿,似乎有所感觉。

天下无双大宗师?

姓齐?姐姐是山神面具,这位先生是老者面具?

有说法是本能的选择也一定有倾向性……

难道说?

他下意识抬头,而后恭谨询问道:“小王尚有一个问题想要询问。”

“请。”

“不知先生之名讳,可是齐无惑,无惑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