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何以称仙,何以为道(第2/4页)

只留下少年道人在这里,一夜安眠。

……

齐无惑在一阵轻轻的痒痒的感觉里面醒过来了。

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阳光一时稍有些刺眼,少年道人眯了下眼睛,小孔雀正轻轻啄着他的脸颊,齐无惑把小孔雀拉开来,后者张开嘴巴,在少年道人醒过来,就开心不已地蹭着他的脸庞,而后性灵大喊着传音——

“阿齐,阿齐,饿!”

“饿!”

少年道人无奈。

小孔雀似乎胃口越来越大起来了。

不得不感受一番什么叫做爹娘,安抚了小孔雀,齐无惑伸了个懒腰,虽然是趴着睡了一夜,但是却并无气血难受的感觉,此刻元精元气已经合为先天一炁,少年道人和寻常人在体质上已经出了些不同,元炁不散,纵然是流干了血都不会立刻死去。

已逆三归二。

出门的时候,阳光正好,微风拂面,心神重归于安宁,小道士正在那里吐纳练气,一本正经的模样,而老道则只是捧着一卷道经认真阅读,读得津津有味,也就只是在齐无惑出来的时候,放下经文,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先天一炁层次后,就不需要调息内气了。

常人的组成要素,是元神,元气,元精。

这个层次的修行者则是元神和元炁,属于生命层次的跃迁和变化。

寻常人全寿不过是百二十岁,而此刻的齐无惑活到三百余岁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此刻的修行也不再是打坐调息,而是运转自我的先天一炁。

以神驭之,是为【火候】。

日则性也,元神也,道门之中象征是【火】。

而候者,是观望等待着的意思。

火候这两个字从道门之中传出去了,在民间用来,往往是被用来说某件事情做得成不成,而道门内部的解释则是,以火,即以元神驾驭元炁流转变化的关窍和时机。

是为修行的【火候】,分有【进退】,【升降】,【缓急】。

有文烹之火候,有武炼之火候,有下手之火候,有止歇之火候,有进阳之火候,有退阴之火候,有还丹之火候,有大丹之火候,除此之外,亦有增减,温养,变化之道,尤其繁多,可知修行也是一桩细腻功夫。

得不到真传,就算是有机缘踏入先天一炁,也无法更进一步,不知打磨。

可哪怕是踏入此道,得到真传的,也往往一步踏错,再无成就更高层次的可能。

也唯此,走过这繁复关卡的人,方能被尊称为【真人】。

非常人所能成就耳。

每一门典籍修行出的先天一炁,之所以有其特性,便是因为其升降,进退,缓急不同,有绵绵若存之炁,也有凌厉刚猛,一步不退之气机,齐无惑现在只在《混元剑典》之中,见到玉妙师姐给他的修行法门,里面有【炼炁】的修行方法。

于是少年道人也只安静捧了一本书,也在树下坐下。

小道士明心心里苦啊。

这个道观里面,就三个道士。

就他一个需要吐纳炼气的!

我这吐纳还有什么意思!

不若“反了”!

去吃糖葫芦!

却被老道人把道经握着卷起来,轻轻头顶一下,道:“凝神专心。”

于是小道士只好老老实实道:“哦。”

齐无惑翻阅道经,实际上是在“看”着师姐给他的混元剑典,这是太上玄门为基础,自创而成就的剑仙道路,运炁极凌厉,无有退路;而敖流老先生的手稿,那棋局云雨篇也有先天一炁的层次内容,则是挥洒从容自如之道;好友山神的修行手稿则是有他自己摸索出的路子。

对于元神元炁的运转,粗狂而大气,却也偶有妙笔。

澹台煊的《成仙录》,最后也只到先天一炁内容。

多有人世间潇洒散修的法门和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