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二十四章 愁客思归坐晓寒(第4/10页)

彼得和尚听到这一个字,惊而抬首:“您怎么连这个都恢……”话未说完,整个人已经被一团碎叶罩住,里面车辚辚,马萧萧,有金属相击的铿锵之声,与哭声汇成一场杂音合唱。

杜甫秋风笔展开的“沉郁顿挫”结界,分作数型。这一型取的是《兵车行》意境,有车、马、兵刃、哭别等诸多声响混杂一处,此起彼伏,百音缭绕,最能削人斗志。彼得和尚没料到,一下子被困在其中。韦定邦抬起头来,望着秋风笔喃喃道“居然还有力量使出这一型来”。

彼得知道秋风笔只能困敌,不能伤人,但若想闯出去也绝非易事。他心念电转,朝着旁边被困在茅草里的罗中夏喝道:“快!沙丘城下!”

杜甫一生最敬仰李白,所以理论上青莲笔是可以克制秋风笔的。李白写过几首诗给杜甫,彼得和尚让罗中夏念的是其中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也是描写两人友情最真挚的一首。青莲遗笔若是将此诗用出,当能中和秋风笔的《兵车行》结界影响,彼得和尚就能得以喘息。

可是罗中夏那边,却是置若罔闻,一点动静也没有,任凭茅草蔓延上来。彼得心中一沉,这家伙本来就如同惊弓之鸟,斗志不强,一心想退笔避祸,如今突遭袭击,恐怕韦家人的信用在他心目中已轰然破产,再无半点战斗的欲望。

他犹不甘心,还想再努力一下。那秋风笔已是秋风劲吹,结界大盛,一股无比巨大的压力压在彼得和尚身上,有如山岳之重。彼得实在支撑不住,终于眼前一黑,晕了过去。很快有无数茅草如长蛇攀缠,把他裹了个严严实实。

韦定邦看到大局已定,这才收起秋风笔,面容比刚才更加苍白,忍不住咳出一口血来。他的健康状况十分糟糕,刚才勉强用出《兵车行》,已突破了极限。韦定邦看了眼被茅草紧紧捆缚住的两个草人,颤抖着抬起右手,想去摸摸彼得和尚的脸,可很快又垂下去了。刚才的一战耗去太多精力,他已是力不从心。

“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秋风啊秋风,不知我还能看你多少时日……”

这是杜甫的绝笔诗,此时韦定邦喃喃吟出来,那秋风笔在半空瑟瑟鸣叫,似有悲意传来。韦定邦勉强打起精神,抓起旁边一部电话,简短地说了四个字:“定国,开会。”

当天晚上,韦家的几位长老和诸房的房长都来到了内庄的祠堂内,黑压压坐了十几个人,个个年纪都在六十岁上下。祠堂里还有几把紫檀椅子是空的,前一阵子因为秦宜的事情,族里派出许多人去追捕,来不及赶回来。

韦定邦坐在上首的位置,韦定国站在他身旁。电灯被刻意关掉,只保留了几支特制的红袍蜡烛,把屋子照得昏黄一片。

听闻渡笔人和青莲遗笔此时就在韦庄,长老和房长们的反应如同把水倒入硫酸般沸腾,议论纷纷。也不怪他们如此反应,青莲现世这事实在太大,牵涉到韦家安身立命之本,是这几百年来几十代祖先孜孜以求的目标。

更何况还有一管点睛笔在。

青莲、点睛,管城七侯已得其二;如果凑齐管城七侯,就有希望重开笔冢,再兴炼笔之道。长老、房长们从小就听长辈把这事当成一个传说来讲述,如今却跃然跳入现实,个个都激动不已,面泛红光。唯有韦定国面色如常,背着手站在他哥哥身旁默不作声。

“关于这件事,不知诸位有什么看法?”韦定邦问道。

“这还用说,既然青莲笔和点睛笔已经被咱们的人控制,就赶紧弄回来,免得夜长梦多!”一个房长站起来大声说道。他的意见简洁明快,引得好几个人连连点头。

 这时另一个人反问道:“你弄回来又如何?难道杀掉那个笔冢吏取出笔来?”那个房长一下子被问住,憋了半天才回答道:“呃……呃……当然不,韦家祖训,岂能为了笔灵而杀生?”那人又问道:“既不能杀生,你抓来又有何用?”房长道:“只要我们好言相劝,动之以情,他自然会帮我们。”“他若不帮呢?”“不帮?到时候不由得他不帮。”“你这还不是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