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作品成就了他的笃定(第3/3页)

“我在出发之前读到了《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你的国籍问题,作者认为,如果不是国籍的影响,你应该早就获得普利策奖或者国家图书奖了,甚至是布克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国籍这种事没什么好说的,每个国家的文学评奖都会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我国的雁冰文学奖,一样只有本国作家才能参与,所以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我虽然无法获得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和布克奖,不过诺贝尔文学奖说不定还有点希望。”

迈克尔·伊西科夫听到最后这句话来了劲头,“看来你对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有信心?”

“信心倒不多,主要是年纪轻,熬得住!”

林为民抖了个机灵,让一旁陪着的工作人员都没崩住,肩膀不停的抖动。

迈克尔·伊西科夫笑过之后,忍不住感慨道:“林,我欣赏你的乐观和豁达,不像有的作家,他们敏感、细腻到病态。”

“你如果经常和中国人聊天,可能会经常听他们提到一句话:我们中国历史悠久。但你可能不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意味是什么。

那背后是王朝更替、天灾人祸,历史书上每一抹颜色,包含的是无数人跌宕的一生。

我们中国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观下成长起来的,有时候它可能会带给我们一些因循守旧的东西,但更多的时候,它教会我们的是豁达、是乐观、是人定胜天。”

林为民说到这里时,语气激昂起来。

迈克尔·伊西科夫似乎也受到了感染,赞了一句:“很伟大的民族基因!”

然后他又说道:“这好像与我们米国人的观念正好相反,我记得你在小说里不止一次调侃我们米国没有历史和文化。”

他突然发难,林为民却哈哈笑道:“这可不是我说的,是英国人的!”

好一招祸水东引!

旁边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给林为民点赞。

迈克尔·伊西科夫苦笑,“好吧,该死的英国佬!”

他收敛了笑容,“最后再问一个问题吧。去年《时代周刊》采访你,文章的最后评价你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对于这个评价,你认可吗?”

林为民也正色了起来,说道:“我们中国有句话叫盖棺定论,对于一个人的最终评价,通常是等他去世之后才会确定。他们这个评价,似乎早了一点。”

迈克尔·伊西科夫从林为民的语气中,听出了一股气魄,他回想起之前为了采访做功课,看了众多关于林为民的采访,其中所表现出的自信,与现在如出一辙。

他的视线落在了一旁书桌的中文版《上帝保佑米国》上,他忍不住想到,大概就是这些杰出的作品成就了他的笃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