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多少有点不理智了(第2/3页)

可《废都》……

牟春志有些不确定,现在纯文学式微,听林为民的意思,是看好贾平娃这本书大卖。

《废都》这部小说他没看过,可毕竟是纯文学作品,贾平娃也没有作品大卖的先例,应该……不至于吧?

外界,关于布老虎丛书首批作家签约仪式的新闻仍在如火如荼的传播当中,第一批媒体报道已经出现了转载,并且还有众多媒体跟进报道、评论了此事,更加助长了新闻的热度,让布老虎丛书和几位签约作家的名字传遍了国内。

在这种近乎全民关注的新闻热度之下,布老虎丛书首批三部小说正式登陆国内各大书店的书架。

五天之后,魏凤君再一次挂断新华书店发行所的电话,眼神放空,喃喃自语。

“卖疯了!”

“卖疯了!”

发行部的小年轻很担心领导的精神状态,但又不敢多问,只能小心翼翼的问道:“领导,新华书店那边怎么说?”

魏凤君看向小年轻,眼神逐渐聚焦,然后一字一句的说道:“《废都》再订购60万册,《苦界》订购20万册,《花季雨季》30万册。”

小年轻点了点头,那还好,三本书加在一起才110万册。

110万册。

诶,不对啊,不是才上市发售五天吗?

小年轻的眼神望向魏凤君,回想起刚才领导自言自语的话。

卖疯了!

“领导,确定是《废都》60万册,《苦界》20万册,《花季雨季》30万册?”

魏凤君苦笑道:“我还没到老年痴呆的程度吧?”

小年轻不解道:“可这三本书不是才刚上市吗?”

“刚上市就不能卖的好了?《千与千寻》一周就卖出50万册。”

小年轻心里不屑,这几本书拿什么跟《千与千寻》比?

《千与千寻》去年6月开始在《儿童时代》连载,用了八期时间将《儿童时代》的销量硬生生从每期40万份提升到最后一期的近400万份。

用一部小说创造10倍销量的涨幅,起点不是1000份、不是1万份、不是10万份,而是整整40万份,放眼中国百年期刊史,这种情况闻所未闻。

400万份销量,代表的就是至少400万个读者,而且因为儿童文学的特性,每个小读者的背后有父母亲、有同学,这个读者数量再翻一倍都不夸张。

《千与千寻》单行本上市后,连续刷新国内图书的销量记录,眼下出版将将两个半月时间,销量已经无限逼近300万册。

这种情况下,拿《废都》这几部小说跟《儿童时代》比。

领导,您多多少少有点不理智了。

《千与千寻》在国内儿童文学界引发的轰动是空前的,两个月逼近300万的销量,别说是在儿童文学界,哪怕是在中国近当代文学史上,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这里面有小说本身的功劳,也与小说先连载、后出版的形式有关,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千与千寻》发展出了足够多的读者和潜在读者。

有了这个庞大的读者群体的推波助澜,和他们那病毒式的传播,才有了《千与千寻》旷古未有的销量奇迹。

现在不仅是国文社,连国内很多出版界和文学界的人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千与千寻》会用多长时间打破1000万册这个数字。

虽然眼下《千与千寻》的销量还未突破300万册,但所有人都明白,这部小说的终点不可能盘亘在七位数上,连八位数的销量都只是时间问题。

要知道光是连载《千与千寻》第八期的93年《儿童时代》1月号的销量就突破了400万份,这400万份的销量跟《九州英雄志》的400万份的含金量截然不同。

《九州英雄志》的销量是用两年时间一点一点涨上来的,读者可能很喜欢上面刊发的某部作品,但对于杂志本身的喜爱一定是高于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