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一书成名(第2/3页)

林为民的话切中要害,众人低头沉思。

没错,这些年国内的文学作品如江河之水,泥沙俱下,似乎什么作品都能找到出处,不给自己贴个标签就不高级。

可阿莱的《尘埃落定》却并非如此,他不是任何一类文学变种。

它就是一部脱胎于藏地文化的传奇故事,却能够吸引读者们的眼球,牵动读者们的内心。

说这部小说是具有传奇性和魔幻色彩的民族史诗,太笼统了。

大家反思在阅读时最被打动的,不正恰恰是阿莱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诗意和哲思吗?

大智若愚的傻子二少爷,让所有阅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看到了他身上的佛性。

也正是因为这股佛性,所以他无往不利、大获全胜。

“还是为民看的清楚!”贺启智叹服道。

如果不是彻底看明白了《尘埃落定》这部小说的内核和它的优秀,林为民也不会急着把这部小说推到台前,还给它如此厚待。

在《当代》编辑部热议《尘埃落定》的话题的时候,国文社内的其他编辑室也同样在探讨这部小说,大家这次感慨最深的是《当代》又挖到了一个宝贝作者。

社里不少人都听说了林为民刚从国外回来就急急忙忙要推出具有重大影响力作品的行动,最近这半年多《当代》发表的作品均反响平平,林为民一回来就要有所行动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没想到林为民的动作这么快,回国之后的首期刊物便推出了像《尘埃落定》这样有份量的作品。

大家在讨论的时候难免好奇,怎么就那么巧呢,林为民刚回国,《当代》就有好稿子。

有跟《当代》关系不错的去打听了一下,说来是巧合,这个写《尘埃落定》的阿莱也是林为民关注了好几年的作者,只是赶巧他的小说正好在林为民这次回国后送到了编辑部。

有人觉得这是巧合,可有人不这么认为。

如果没有之前几年的培育和沟通,怎么可能有《尘埃落定》的诞生?就算是诞生了,能轮得到《当代》来发吗?

回想林为民编辑生涯中的种种组稿奇遇,但凡懂点行的人也不会认为这是侥幸。

大家在打听的时候还听说,林为民还有几个重点关注的作家。

如果都按照阿莱所产生的效果来看,那林为民所关注的作家一旦新作诞生,简直堪称恐怖。

《尘埃落定》发表后的影响仍在不断的发酵,这天下午,林为民被程早春找到了办公室。

“您找我什么事?”

“那部《尘埃落定》写的很不错,你们《当代》又发掘了一部好作品啊!”

程早春一上来就和颜悦色的夸奖了一番,林为民本能的提高了警惕,以为他又有什么幺蛾子。

闲话几句后,程早春将之前林为民送到他这里的那几本理查德·耶茨的书拿了出来。

林为民兴奋道:“都看完了?”

“嗯,外国文学编辑室的几个同事一人一本,啃了快半个月。”

“大家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意见?”林为民满脸期待的问道。

程早春道:“大家都评价都非常好,水准相当之高,不逊于社里引进的那些得诺奖的作家的作品。”

程早春的话让林为民脸色欣喜,“这么说,达到引进的标准了?”

程早春点了点头,“可以尝试引进,只是不好联系这位作家啊!我们国内的稿费给的也比较低,不知道他能不能同意。”

林为民大手一挥,“这事交给我了。老头儿都快活不起了,如今社会主义兄弟想给他送点稿费,他还好意思拒绝?”

既然林为民大包大揽,程早春也便答应了下来。

这段时间林为民除了忙编辑部的事,剩下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英文版《狩猎》的创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