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改编不了的小说(第2/3页)

穆森跟张建军同是81级的学生,是个戏剧狂热爱好者,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各种戏剧著作、杂志和演出。

前年戏剧学院的学生们自导自演了一出林老师的《霸王别姬》,还在燕京各大高校搞起了巡回演出,让戏剧社这帮人眼热不已。

于是他们也开始尝试着自己排练一出话剧。

跟东棉花胡同里那帮专门念戏剧的学生们比起来,穆森他们的水平很稚嫩,但热爱可以克服一切。

他们自己找场地,做道具,当演员,遇到任何困难都是自己解决。

正是因为这股热爱,让他们在去年正式将德国作家埃尔文·魏克德创作的《课堂作文》搬上了学校的大礼堂,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穆森摇头道:“难度太大了!”

穆森在戏剧社是导演,话剧的排演大家都是听他的,一听他说难度大,大家都有些泄气。

张建军道:“难度大怎么了?难度大就不能排了?”

穆森耐心解释道:“不是不能排,而是我们排不了,没那个实力。”

张建军的性格鲁莽,越听他这么说越不耐烦,“《课堂作文》我们不也排了吗?怎么这部小说就不行?难道还非得人艺才能排这部小说?”

穆森摇摇头,“人艺也不见得能拿得下来!”

张建军闻言嗤之以鼻,“你可真能吹!”

“确实拿不下来!”

人艺的排练场内,欧阳山尊和林兆华坐在导演席聊天,他满脸遗憾的说道。

“我跟老蓝拿着小说研究了好几天,发现怎么缩也很难把这部小说缩到能搬到舞台上来的程度。”

林兆华听完欧阳山尊的话,脸色也有些郁闷,“那您觉得如果要是按照我们话剧的创作习惯的话,最短能压缩到多少时长?”

欧阳山尊犹豫片刻,说道:“如果小说的下半部分还是这个节奏的话,十个小时起步。”

十个小时?

林兆华沉默了。

别说是十个小时,就是再缩减一半,只有五个小时,对于话剧来说也已经很长了,而且欧阳山尊说的还是十个小时起步。

“这么好的小说,可惜啦!”林兆华感叹着说道。

他去年刚被提拔为人艺的副院长,一门心思的想做出些成绩。

林为民一直是院里的产剧大户,这回他的小说一发表,林兆华立刻就盯上了。

可看完之后他心里就开始犯嘀咕,这部小说要改编成话剧,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于是他特意跑来找跟林为民合作了好几次的欧阳山尊,想听听看他的想法。

可现在看来,欧阳山尊的看法跟他一样。

这部小说想要搬上话剧舞台,难度太大了!

国文社,《人民文学》编辑部。

祝伟又在看读者来信,这已经是他今天处理的第64封读者来信了。

十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市销售接近半个月的时间,从四五天前开始,潮水一般的读者来信开始涌向《人民文学》。

祝伟作为编辑部的小字辈,这种工作他当仁不让。

祝伟一边拆信,一边叹气,“这得拆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谢明清抬起头,打趣道:“不要急,当年林为民刚去《当代》的时候,干的也是你这个活。看看人家现在,不成主编了吗?”

祝伟看了谢明清一眼,“谢老师,林老师两年就提副主编了,我也来编辑部两年了。”

谢明清笑道:“野心还不小。你不能这么比,他们《当代》属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他这话刚落地,门口就响起一个声音。

“刚站门口就听见有人编排我!”林为民从门口走了进来。

谢明清立马变脸道:“你能跟林老师比吗?自己心里没点数!”

祝伟一脸无语。